第131章(第3/4页)

之前有些人家因为钱不够买不起地基,现在眼瞅着房子开始盖了,就想要新房子……他们也愿意花五万块钱,买一套房。

钱的事情搞定之后,石振的工程就进行得非常顺利了。

去年年底,石振就把工程整个结束。

这房子,石振盖的是斜坡的屋顶,铺了大片的红瓦。

相比于平顶,斜顶对普通百姓来说更加实用,不容易漏水,至于外墙,他按照那些客人的要求,贴了蓝白相间的马赛克。

房子是毛坯,石振就给安了门窗。等客户验收过,确定没问题,把最后少他的五千块给他,他就交房。

上辈子他做这种工程是几年后,钱不值钱了,尾款是一万,如今倒是只有五千。

而这五千……毫不意外的,有人不想给。

人家也不说不想给,就说暂时没钱,要等等。

石振也不纠结,干脆把人家房子整理了一下,弄成自己手底下的工人的宿舍,给工人住着。

这做法,房主真要追究,他这边是要赔钱的,但是……如果真的去打官司的话,人家那五千,也必须给他。

合约都签了,他盖的房子,质量什么的没有任何问题,工程还提前完成了,他们挑不出错。

最后那些人到底还是受不了新房子盖好了自己却没得住,于是给了钱。

石振去年年底,就把所有的钱都收到了,整个工程下来,挣了大概七十万。

这还多亏了他有经验,知道怎么管理工人,不然……工程多拖一天,他赚的钱就会少很多。

另外那三个接了工程的人,盖房子盖得比较慢,去年压根没盖完,今年接着盖,结果因为这几年省城还有上海一直在搞建设,水泥等建材过了个年又涨了一波……他们干完之后,肯定挣不了他这么多。

不过石振也注意到了,他们的工程在质量方面……不怎么样。

这工程盖完就已经年底了,石振手上还有别的工程要做,再加上关白羽高三,寒假要补课……去年过年,石振没有回老家。

他不回去,石大林他们考虑过后,就也没回去。

他们家亲戚,很多都来这边打工了,平常都能见着,石大林对回去,也就没有什么执念了。

最重要的是老家那房子三年没人住,早就破破烂烂的,想到回去之后要住那样的房子,石大林就没兴趣了。

有这功夫,他宁愿把时间花在装修新房子上。

他们那房子的地基的位置是石振选的,朝东,是一排房子的最南面,南边套,也就是说他们这套房南边也是有窗的。

虽然这里的地基比其他地基稍稍贵了点,但这房子,确实比别的房子要好。

而房子最后的分法,是二楼归石大山和陈小芬,三楼归石大林和赵美云,四楼归赵秋娟,五楼归石星朝。

石大山和陈小芬不想走太多楼梯,才选的二楼,至于石星朝要最高的五楼,一来是他不介意走楼梯,二来则是……因为石振盖的是斜坡的屋顶,五楼多了个阁楼。

差不多的房子,多个阁楼,多赚啊!石星朝自然喜欢。

石大林和赵秋娟,也没觉得吃亏,事实上现在有个说法,金山银四,大部分人最喜欢的,还是三楼四楼。

半年过去,新房子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不过大家都还没有入住,打算到七月放暑假,关白羽高考完,石大林他们的小店也不忙了,再搬家。

石振在自己的工地上看过,就去了新房那边看装修。

这时候,安山镇这样小地方的人装修,还没后来那么讲究,不怎么在乎风格之类。

农村很多人家,直接水泥地就完了,镇上的人家,做个水电,地上贴瓷砖墙上刷白,买点家具,也能直接入住。

赵美云石大林他们惦记着要省钱,对装修的要求,是便宜,石振就没有折腾太多。

石大林他们都想着,这房子要住一辈子,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再过个十来年,他们肯定要换房子。

所以装修简单点无所谓,要提升生活质量的话……主要还是靠电器。

就现阶段,他把洗衣机空调什么的,全给家里人装上,他家里人的生活质量,就能提升很多。

他们舍得用的话。

装修已经全部完工了,最近都晾着散味。

虽然赵秋娟也有一套房,但她一个人,单独住没啥意思,所以她还是会跟石大林他们一起住,朝南两个房间,主卧石大林夫妇住,次卧她住,那朝北的房间则给了石婷。

家具都是买的,卧室里分别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外面客厅餐厅里,就是简单的沙发茶几电视柜餐桌之类。

两个卫生间,石振都做得很用心。

抽水马桶这样的东西,城市里的人,很多从小就用,都习惯了,但石大林他们之前没用过……这绝对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