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4页)

当初赵美云离婚,带着她俩回娘家的时候,她也才十岁。

但她知道自己家没了,知道舅舅他们都嫌弃她们母女。

就帮着她妈,努力干活。

到了赵秋娟这里,念着她还小,她和她妈都宠着她。

过了大半年,石大林愿意娶她妈,她不晓得多高兴,去石家之前,她妈也对她们耳提面命,让她们不要跟石振和石婷吵架。

当时石大林都说了,要是石振和石婷不喜欢她们,那这婚事,是不成的。

石大林找赵美云,单纯就是想找个女人照顾一下小女儿,他们起初没办酒没领证,赵美云领着她们直接住到石家去,事儿就算完了。

那会儿她特别怕,就怕石振和石婷不喜欢她们。

好在这两人都是好相处的,对她们没什么敌意,尤其是石振,人挺好的。

石振他妈自小身体就不好,死前还病了很久,石振很小就忙活家里的事情,她们没去的时候,带孩子做饭都是他来,等她们去了,石振不用再做这些,但他做惯了,眼里有活儿,平常见家里有什么事儿,顺手就干了。

反而是她亲妹妹,扫帚倒了都不扶一下。

但她想着她妹还小,当时也没在意。

那会儿石大林要送她们去读书,她琢磨着自己都一年没去读了,以前亲爹不给她交学费,之前的学费都还欠着学校的,没好意思去,但让冬娟去了。

她就想着,家里有她和她娘了,也用不着冬娟做什么,冬娟还小,就让她跟村里其他孩子一样,过轻松点。

那时候也还好,冬娟虽然私底下总抱怨石振不肯跟她玩,抱怨她妈偏心石婷,但也没太过。

她们心疼她,有点啥吃的,私底下给她,她更是会喜笑颜开。

读书读到十二岁,她妹就不乐意去了,当时她们也劝了,老师也来找了,她妹说路远,反正不肯去了。

可她妹待家里,也不干活儿,每次让她妹做点什么,都要她说了又说。

石振跟她妹一样岁数,不用人说,自个儿就下地了,她妹倒好,家里洗个碗,都不乐意。

活儿到最后,反正都是她和她妈干的。

这也就算了,她妹还时不时闹。

她们真的怕了她了,就怕她闹太厉害,让石大林生气,看她们不顺眼。

她们只能哄着她。

这些年,她妈私下弄到点好吃的,哪样不是给了她妹?她妈之前是给了她几十块钱私房钱,但再往前,她妹花她妈的钱多了去了。

倒是那几十块钱……里面还有她在山里弄点东西,托石振卖了换的钱呢。

更不要说,她妈养老也不找她妹,只找她。

想以前,她帮石振养兔子,完了石振的兔皮卖不出去,就送给了她,她喜滋滋地做了手套棉鞋,想着将来嫁人可以当嫁妆,转头就被她妹翻了去。

就连爱俏的石婷做个头花什么的给她,她妹妹也能拿走。

但她们真的拿她妹没办法,她们怕她乱嚷嚷。

她一直想着,等她妹长大就好了。

而且当初在山里,本身也没什么好东西,给她妹就给了,可现在,赵秋娟不乐意了。

赵秋娟哭个不停,赵美云也心疼大女儿,又时不时去看门口,就怕石大林回来,瞧见她们吵架。

她只能对赵冬娟道:“打小有什么东西是你姐姐有你没有的?你姐欠了你的么?你想要钱,不能自己绣衣服?你妹妹都绣了!”

她们这么多毛衣拿回来,也让赵冬娟跟着绣,赵冬娟说什么都不肯,觉得是给石振做白工。

她们让她去找工作,她倒是出去了,回来就说这里的人看不起外地人。

她们没法子,问她要不跟着摆个摊子——她们会包粽子做团子,做了早上去卖,也是可以的。

她又不乐意。

倒是大道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赵美云现在就想她快点嫁出去,等赵冬娟嫁出去,她的任务就完成了。

至于让赵冬娟给她养老,她是真的不指望……以前她跟两个女儿提过不止一次,赵秋娟愿意养她,赵冬娟总嚷嚷着让她找石振。

“我绣了,你保证钱能给我?”赵冬娟见赵秋娟哭了,倒也不敢闹了。

她姐脾气一直很好,也不哭,偶尔发一次火,哭一场,也挺吓人的。

就是……她还真没想到,卖个饭团能挣这么多,她以为一天最多挣个几块钱。

早知道,她当初就要这个摊子了!

赵美云拿赵冬娟没办法,最后道:“你真要绣了,钱我马上给你,行不?”

赵冬娟答应了,完了又道:“也不知道石振从羊毛衫厂拿衣服,绣一件人家给他多少,他给你们的钱,肯定比人家给他的少。”

“他又没逼着我们绣。”赵秋娟怼了妹妹一句,石振那边的衣服,很多人抢着要绣,去晚了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