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4页)

赵冬娟一噎,没话说了。

赵美云对石大林道:“大林,冬娟她不懂事……”

赵美云很怕石大林生气,也很依赖石大林。之前石振笃定,只要他爸愿意出来,赵美云肯定也出来,就是因为这一点。

这依赖,无关感情。

他们那边,大家干活辛苦,每年交粮之后,剩下的口粮都不够吃的,总要找地方开荒,种点土豆番薯什么的,才能让家里人不饿肚子。

当生活已经用尽了力气,大家就不会谈感情,更看重实际。

赵美云不是因为生了四个女儿,才跟前头的男人离婚的,她是因为不能生了,才离婚的。

那时还没计划生育,她要是还能生,人家无论如何,都不会不要她。

再娶个老婆,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而她一个不能生的女人,还带着两个女儿,实在不好再嫁,也是凑巧,遇上了石大林。

但她跟石大林没生孩子,等石大林的孩子大了,石大林完全可以把她赶走……别人会说她一句可怜,但对石大林来说,却是有利的。

赵美云之前想把赵秋娟嫁在他们村,就是希望有人能看顾自己。

结果赵冬娟总在家里给她找麻烦。

石大林这时候终于开口:“冬娟你也成年了吧?也早就有身份证了。你想法子,去找个活儿吧。”

赵冬娟表情一僵。

石大林没再说什么。

他不想被人说苛待继女,两个继女有啥问题,一般都是不说话的。

自己的儿子不听话,倒是会打骂。

不过他儿子打小听话,用不着他打骂就是了……不管是他儿子还是赵秋娟,都是勤快人,家里有点什么活儿,顺手就干了,就赵冬娟,躲来躲去的不干活。

这些年赵冬娟总在家阴阳怪气的,石大林也烦,吃完饭到了屋里,就对赵美云道:“阿振之前跟我说,让我不要给婷婷钱,免得婷婷学坏了,冬娟那里,你也别给钱,不给她钱,她总要想法子找活儿干的。”

赵美云一口答应下来。

石大林是不管家里的账的,买炸串赚的钱,他会数一数,但让赵美云拿着,让她看着负责家里的开销,又道:“我们挣的还可以,就听阿振的,吃好点。”

谁不想吃好点呢?虽然他好吃好喝了才几天,但再让他去喝杂粮粥,他也不乐意了。

赵美云答应下来,转头去找了大女儿,避开小女儿问她饭团摊的事情。

赵秋娟对自己母亲,当然没有什么隐瞒的,全都说了。

“卖个饭团,一天还能挣二十?”赵美云有些激动,赵秋娟当初说亲,她想人家对她女儿好点,彩礼只要八百,还想着六百也可以,结果现在,赵秋娟自个儿,一个月就能把彩礼挣出来。

“这钱你弟弟他怎么说的?”赵美云问。

赵秋娟也不瞒着,把石振跟她说的给家里交点伙食费,剩下的攒着买房的事情说了。

赵美云听到买房子,也动了心。

她女儿要是买了房子,她当然是可以去住的!

“阿振人真好,这么为你打算!我们就这么着,你每个月交一百块给我,我跟你爸说一下,那钱帮你存着。”赵美云喜滋滋的。

“妈,那是伙食费。”

赵美云道:“你还没嫁人呢,在家吃饭没有交伙食费的道理,而且你妹妹,不也不交钱?”

她总不能亏待她大女儿。

赵美云这么想着,低声道:“秋娟,妈以前私底下也存了点钱,就是很少,总共才几十块……以后我应该能再存点,等你买房,妈给你钱。”

以前家里没收入,她也没钱,但现在每天那么多钱从她手里过,攒点私房钱还是没问题的。

要是能给她大女儿买个房子,以后她大女儿,就是城里人了。

赵美云转头,就跟石大林说,赵秋娟摆摊之后,打算每月交一百块到家里。

她刻意没说这是伙食费。

石大林不知道赵秋娟的饭团摊子一天赚多少,琢磨着一个月能有两百块就不错了。

赵秋娟愿意交一百块到家里,挺实诚的。

不过他也不想占继女的便宜,那到底不是亲的。

石大林道:“那你给她存着,以后给她当嫁妆。”

赵美云就猜到石大林会这么说,笑着应了。

另一边,石婷到了关白羽的村子。

石婷打小在农村长大,但她生活的农村,和安山镇这边的农村,当真完全不同。

周围的一切,都让她看呆了。

这里的人精神面貌都很好,水泥路那么平整,家家户户门口,还有宽敞平整的水泥晒场。

她觉得,他们门口的篱笆,都扎得特别好看。

甚至于,还有用砖头砌泥巴的……这得多少钱啊!

石振到关建国家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女人在关建国家聊天,顺便等着要把手上的羊毛衫交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