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停足试问道(第2/4页)

杨元绍也笑:“我于艺术一道纯属门外汉,西洋人体画,说实话,也不大能欣赏其妙处。但签个名捧场支持是应该的。画几幅西洋新派画就要人家吃官司进牢房,没这个道理。”停顿片刻,继续笑道,“万人签名,街头抓多少普通市民,也不如一个河阳军副总司令。你试试与魏同钧提一嘴,看他肯不肯给这个面子。”

安裕容将信将疑:“这……能行?”

“近些年来,反是武人多好风雅,商人爱命清高。魏同钧此番大张旗鼓回申城,想来正是博人望名声时候,况且还有你兄弟二人的面子在,估计十有八九不会拒绝。”

安裕容干笑:“我与阿卿不过凑巧偶遇了他一回,实在是不足挂齿小事一桩,哪里敢说什么面子。不过倒是可以当作趣闻轶事提一提,拒绝了也没什么损失。”

两人对望一眼,不再多言。聪明人彼此说话,闻弦歌而知雅意,三言两语足矣。

于此北伐在即时刻,魏同钧携张、刘二人亲自回申城祭拜尚古之,又特地捎上杨元绍、安裕容、颜幼卿三个,除博取人望名声,激励下属军士外,明显有招揽贤才之意。尚古之死后,杨元绍虽说职务依旧,处境却尴尬,更别说还与唐世虞撕破了脸。改投魏同钧麾下,论前景,实属最佳选择。此刻他话说得中立,看似两厢便宜,实际却是在替魏司令名声考虑,顺便拉拢一把安、颜二人。安裕容便知他心里已经下了决断,预备追随魏同钧去河阳军任职了。

两人做了半天事,吃罢午饭便往旧演武场方向去。公共租界建立之前,此地已是本埠最繁华热闹街区之一,如今依旧人烟稠密。前朝隶属兵备衙门的演武场闲置之后,渐渐成为集市所在,商铺摊贩自发于中间位置空出个十字街口来,方便车辆行人出入。江南艺专的学生们早已在位于东南区域的车站码头地段做过多次宣传活动,近日渐渐往北面西面转移,此地自然不会错过。

安裕容与杨元绍乘车赶到旧演武场附近,因道路拥挤,只得下车步行。老远便见街口停着一辆小汽车,前后七八辆三轮摩托列队护持。申城地界,小汽车挺常见,三轮摩托却真正是个稀罕物。尽管车前挂着北伐军军旗,车上坐着不苟言笑的大兵,也阻挡不了周遭人群围观指点。一名士兵站起身查看一番,又下车与胆大的围观者对了几句话,才向坐在小汽车里的人汇报。不大工夫,里头的人出来了,每辆三轮摩托上下来一个士兵,迅速组成步行卫队,将那人护在当中。而小汽车与摩托车则缓缓启动,掉头离开,看样子是绕道往北去了。

尽管隔得颇远,安裕容、杨元绍俱已认出,那小汽车上下来的人,正是如今担任北伐军河阳部副总司令的魏同钧无疑了。既已遇见,两人遂不着急,慢慢跟上去,伺机相会。

魏同钧此行并未掩饰身份,这时已有好事者传出话去:“是北伐军魏总司令呐!师出在即,特地回申城祭拜尚古之先生。去北郊墓园路过这里,听得前头有艺专学生现场画画征集签名,说要去瞧瞧,支持年轻人搞革新哩。”

走不多远,果然见数名学生支了画架摊子在给人绘制肖像。后方大树之间拉起绳索,挂着许多西洋人体名画临摹作品,权当临时展览场所。而在这临时展览前方,几个学生拉开一幅三丈长的白布,挡在进入树林必经之道上,凡欲观看画展者,必先在白布上签下大名方可进入。许多人被那画纸上隐隐绰绰洋人衤果体引得心痒难当,也不管学生们说的什么艺术审美之类,大笔一挥,签下姓名,急急忙忙进去观看。也有不愿签名偏想看画的,欲图自侧旁空隙处钻入,往往被以颜幼卿为首的巡逻者眼疾手快及时阻止。

见此情景,安裕容忍不住“噗哧”一乐:“这都谁想出来的……”他没好意思往下说,杨元绍笑着接话:“难是难堪了点,效果还真不错。你看那签名横幅,都快写满了。”

两人正谈论,魏同钧已经走过去签了名。他排场大,围观者早已让出一条道来,渐渐静了话音,想要听这大人物会说些什么。在场学生虽吃惊,到底初生牛犊不畏虎,又有家境优越见过世面的,恭恭敬敬请魏司令观看画展,写真留念。魏同钧虽签了名,并未打算当真久留,抬头看看四周,摆手表示拒绝。杨元绍见他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围住,卫兵们不好硬行阻挡,场面逐渐混乱,遂挤进去大声道:“魏司令此行是往北郊墓园祭拜尚古之先生。途经画展,签名以示支持诸位同学艺术革新之勇气。临时起意,要务在身,不可耽搁,还请诸位同学谅解。”

学生们听见这番话,又见他一身政府官员装束,纷纷避让,不再多话。颜幼卿早瞧见他们,心中虽惊讶,但不便多问,只快步走过来,站到安裕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