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朱家父子穿明末8(第3/4页)

奏疏送到南京,朱元璋打开一瞧,便嘿嘿嘿笑了出来,再令人送去给平西王,等到傍晚时分,就听人说平西王头风犯了,匆忙传了大夫过去。

吴三桂原本是想用假崇祯来制衡南京小皇帝的,结果没想到反而被将了一军,骑虎难下。

朱兄弟用朱重八这名字行天下,知道的人不在少数,他在李自成麾下混的时候,这一点问题都没有,反而是积极分子,深受拥戴,可现在到了自己这个大明王朝平西王的麾下还颇得重用,便实在说不过去了。

若留着他,南京小皇帝以此为由要挟,自己必将大失声望,尽失人心;可若是除掉他,因为先前他那一通运作,又是兄弟相称、又是以身挡箭,军中知晓自己与他情谊的可不在少数,只怕会让下属们胆寒离心。

好的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你说杀就杀,谁还敢跟着你干?

吴三桂左右为难。

这时候,他可爱可亲的朱兄弟便体贴的凑了上来:“大哥,杀了朱重八吧。你不要动手,让我来,我以崇祯皇帝的名义下令处死此人,既解决南京那边提出来的问题,兄弟们面前也给你一个台阶,两全其美。”

吴三桂愕然的看着他,动容道:“朱兄弟,可是如此一来,你的功绩就全部都被抹煞掉,即便我们的计划完成,你也不可能再做回朱重八了……”

朱元璋笑声豪爽:“我不想让大哥为难。”

吴三桂怔然,久久无言。

言语很难形容他这一瞬的心情。

手足兄弟,不过如此。

回想起自己从前的算计与谋划,事成之后将这人除掉灭口的心狠手辣,他忽然间觉得愧不可当、无地自容。

“好兄弟!”

吴三桂心潮澎湃,面色涨红:“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吴三桂的亲弟弟!”

“啊,”朱元璋茫然的挠了挠头:“之前不是吗?”

吴三桂哑然失笑,眼底有泪花闪过:“嗯,之前也是!”

……

朱元璋很快便以崇祯皇帝的名义下旨处死朱重八,满庭哗然之后,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在平西王面上扫过,然而直到“朱重八”被人押解下去,打入天牢、择日问斩,平西王也没有开口求情。

实在是令人胆寒。

底下人议论纷纷。

“当初朱将军同平西王很是要好,有过命的交情呢!”

“现在皇上要杀朱将军,平西王竟不置一词!”

还有人为平西王辩解:“皇上要杀,君要臣死,平西王又有什么办法?”

“平西王是忠臣,怎么能违逆皇上的意思呢!”

然而很快风声又变了。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皇上到底是皇上呢!”

“平西王有什么了不起的,皇上要杀他的手足兄弟,他连个屁都不敢放!”

“……”吴三桂:“?????”

人心本就是世间最难控制的东西,随风而动,一点微妙的变化,都可能被放大无数倍。

朱重八的死最终被闹的很大,行刑那天去看得人很多,舆论上的争议也非常大,吴三桂既不是聋子瞎子,也不是没有心腹探听消息,朱重八被处死的当天,他的头风又犯了。

朱元璋总是能在他犯病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去探望,又借着他逐渐加深的信任一点一点的蚕食朝廷中属于吴三桂的势力。

这动作是很细微、也很难被发觉的,尤其是在吴三桂与朱元璋的前进方向没有发生冲突时,这种潜移默化的变故更是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

皇上说一,平西王也说一,皇上的心腹说一,平西王的心腹也说一,大家说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家人嘛!

再说,皇上毕竟是君,平西王毕竟是臣,皇上给了后者这么高的殊荣,亲如兄弟,恩厚之甚,我们听皇上的话又有什么不对的?

吴三桂头疼了三日,终于病恹恹的出现在了朝议上,围着狐裘,再度提起下旨令南京小皇帝入北京朝见一事。

只是他没想到,这次提出异议的却是他的朱兄弟。

朱元璋用一口茶,语气和煦:“他不肯来,无非是不相信朕是他的父亲,这倒也简单——朕已经决定择日南下,在两京势力交界处与之会晤,届时是真是假,自有定论!”

朝臣中有李自成入京前留在北京的大臣,有朱元璋收拢的心腹,还有吴三桂的人,这段时间在朱元璋锲而不舍的渗透离析之下,最后一方的势力已经接近于土崩瓦解。

吴三桂没想到朱兄弟会有这样不靠谱的提议,闻声之后由衷的皱起眉头来,否定道:“皇上此言不妥,万金之躯岂可……”

朱元璋抬手:“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

吴三桂第一次被他这样直言拒绝,错愕不已,再度回过神来之后,却发现议题已经转到了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