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她不该随便相信别人的话,更不该如此没脑子的冲动行事。

丝雨静静的陪着幼白发泄完,等她哭累了睡下,轻轻的给她换了药才走。

幼白单纯,必然是受人蒙蔽,可这会儿就算幼白记得给她传话的人是谁,估计那人也找不出来了,不如回去和娘娘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

过了几日,温府突然传来消息,温郎中嫡妻身患重病,已经卧床不起,温府后宅事务,皆交给了文安人打理。

温宓听了这个消息后,松了口气:

“娘亲不愧是娘亲。”

动手就是利落。

她对于那些过程什么的一概不感兴趣,只用知道笑到最后的是自己娘亲就行。

莫说温宓了,便是丝雨也是对文氏一脸崇拜,瞧着文夫人说话轻声细语的,办起事来竟这般果决。

丝雨想完,才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

“娘娘,这是夫人给您的信。”

这封信并非是正儿八经的从宫门递进来的,而是文氏偷偷找人送进来的,里面的内容绝无旁人看过。

温宓撕开信封,一目十行的略过冗长的内容,不过几个呼吸,就从中总结出了重点。

信中写到,林氏当初是和皇后合作,想给文氏下药,不过奸计被识破,文氏将计就计,让林氏自食其果。

皇后给的药,终是用在了林氏自己身上。

温宓捏着信纸的手不断收紧,皇后!

如此一来,当初给幼白传信的人,必然也是皇后干的。

只是可恨自己现在还不能拿她如何。

不过一想起今儿是初一,温宓勾了勾唇角:

“等着晚膳的时候去请皇上,就说本宫食欲不佳。”

动不了皇后,但时不时的恶心一下她还是没问题的。

最终这话还是没传出去,因为不到晚膳时,徐国公在今日上交兵权一事便传遍了前朝后宫。

温宓纵使是女子,又久居内宫,但也清楚兵权的重要性。

故而这消息一传出,温宓便知皇上今晚势必会去坤宁宫的。

她平静的喊来丝雨:

“让你传的话不用去传了。”传了也无用。

丝雨垂着头,一句疑问也没有,娘娘做事,自有她的道理。

晚膳过后,赵景的銮杖便到了坤宁宫外,在即将踏进坤宁宫时,他扭头吩咐:

“朕记得,番邦小国在朕登基时曾进贡了一套十二琉璃花簪,明日早朝后,送到雅安宫去吧。”

高时照旧弯着腰,笑着应是。

那十二琉璃花簪他曾见过一眼,说不出的好看耀眼,配上贵妃娘娘那副天仙般的容貌倒是不亏。

只是皇上好似忘了,那套花簪中,有一支牡丹琉璃簪......

皇后许久不曾蒙圣宠,赵景猛然一来,自是小心翼翼将人伺候的舒心。

不过赵景心中对皇后存了成见,皇后再怎么小意讨好,赵景态度也只是淡淡的。

夜间就寝时,赵景独自盖了床锦被睡在里面,皇后睡在外面,盯着赵景沉静的侧颜,神色有些痴迷。

手试探的往赵景冷硬的脸上轻碰了碰,又很快的收回来。

******

第二日一早,温宓刚用过早膳,高时就捧着那套琉璃花簪来了。

他笑眯眯的请了安,将那盒子打开放在温宓面前的圆桌上:

“贵妃娘娘,这套簪子可是贡品,统共就十二支簪子,皇上全让奴才给您送来了。”

高时说的是送字,而非赏,这一字之差,其中差别可大了去了。

偏偏温宓像是没听出来一样,扫了眼珠光宝气的锦盒,笑意不达眼底:

“多谢皇上赏赐,臣妾很是喜欢。”

嘴上说着喜欢,脸上却不带一丝喜意。

高时眉骨突突的跳,怎贵妃娘娘看起来不大高兴?

难道是他说错话了?

正当高时暗自琢磨时,就听到贵妃娘娘阴恻恻的声音:

“怎么,高总管还不回去复命,等着在本宫这儿讨茶吃吗?”

温宓几乎将自己的不高兴明晃晃的摆在了脸上。

高时讪笑的摸了摸鼻子:“奴才这就告退,这就告退。”

他是皇上身边的第一红人,其余人见了他无不是想着巴结讨好,就连皇后娘娘也要给他三分颜面。

贵妃娘娘倒好,还是第一个赶他走的主子。

按理说高时该生气的,偏偏就是见鬼了,他竟然一点气都生不起来,还觉得有几分好笑。

怀着这样的心情,高时一路回了乾清宫。

见高时进来,赵景清了清嗓子问:

“如何?贵妃心情可好?”

高时苦着一张老脸说:“怕是不好,贵妃娘娘把奴才给赶出来了。”

那样的语气,说个赶字也不过分。

赵景头疼的揉了揉眉心,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件事是他理亏,宓儿生气也是应当,只是她身子才好,切莫又动气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