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6页)

青璃笑眯眯站在那:“好呀,我等着。”

王夫人:“……”

-

满怀期待等着的郑翊涵看着被丢出来的王夫人,以及冷漠的丢完人就走的丫鬟,火热的心头如同淋了一盆冷水,拔凉拔凉的。

刚刚还想着待会儿见了青璃,该如何如何说话,现在都没了。

他心口一堵,身体本就受不了了,此时更是雪上加霜,当即背脊一软,往后倒去。

“大少爷!”小厮惊呼一声,赶紧扶起,将人送上马车,往医馆冲去。

*

这个烤肉聚餐去掉不讨喜的人后,其他人都很友善。

就算想要看戏,也不会说一些不讨喜的话。

等吃饱喝足,休息够了,一行人各自回去,青璃送人离开,才到了门口。

不过这个时候郑翊涵已经不在了。

季书辛等客人都走了,才过来告诉青璃:“姐,之前是我拦着下人,不让人通传给你的,郑家没好人,以后咱们不理他,别说这次晕了,下次就是死了,也不用管。”

青璃淡定点头,听说郑翊涵晕了她也没有什么波动。

反而是王夫人,她比较上心:“书辛,今天被我赶出去的王夫人是谁家的?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季书辛拍拍胸脯道:“不要紧,天塌下来我给姐顶着!”

青璃安心了,笑着揉揉他的脑袋:“乖。”

季书辛胸脯挺得越发高了。

季家的孩子一向有担当,青璃也能猜到,原主都不记得的人,不是什么大人物,被赶出去找茬了也不会真影响季家,她转头就忘在脑后。

不过这次之后,她还是在家里安份的呆了一阵子。

季书元进宫面圣后,家都没回直接走了,京都放烟花一事他果然被参了,倒是没被体罚,只是扣了几个月俸禄,被骂了几句,大事化小了。

边关战事还未结束,能回来已经是皇帝开恩,所以不能过多停留,搞定了妹妹的事,立马要回去打仗。

季书辛依旧在家里老老实实读书,偶尔过来青璃这里坐坐,就怕她一个人会觉得难受。

他也劝了青璃出去玩,何必关在家里?

万一让别人误以为她为和离伤心那就亏大了。

一定要越开心越好!

不过青璃都拒绝了,因为只有二十多天就是当今皇帝的六十大寿。

活一个甲子的人,在古代,已经很长寿了,尤其皇帝这个高危职业。

所以这次寿宴十分盛大,老早礼部就开始准备,到现在马上就要举办,一些拥有封地的王爷都带着王妃儿子来到这里,京都也真的到了泼盆水都能沾湿一堆皇亲国戚的时候。

皇帝想要借此削藩,临死之前搞定心腹大患,拥有实权的王爷们却不想被削,这次因为圣旨必须过来,早已猜到皇帝的想法,为此还得四处走动探探口风。

青璃破坏了苏听雪被认出的一个契机,按照三皇子的性格,早已迫不及待,现在就正是双方相认的时候。

她这个将苏听雪按死在妾室位置上的前妻,就不要去打扰了。

在这期间,郑翊涵一开始是每天过来,肉眼可见此人越来越瘦,还真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情。

唯独没有青璃的半点动容,从不出现,仿佛一点不知道家门口的事。

打动不了她,一切都是白费。

五次之后,郑翊涵彻底心灰意冷,身体也受不了,再没有来了,季府门口彻底安静下来。

虽然季家安静下来,在吃瓜群众眼里却没有真的消失,聊天谈起来,仍不忘带两句。

比如季家果然十年如一日的果决,真和离后,再不会有半点牵扯!

这季家女会不会再嫁人?

郑家会不会步上一个敢娶了季家女又纳妾的那家人后尘吧?

说到这个问题,一些胆子小的都人都不敢跟郑家有任何牵扯,生怕被连累了,张氏没了撑场面的大儿媳妇,龟缩在家里,以往还会去一些老太太举办的宴会炫耀儿子,现在也不去了,就期待着自家儿子赶紧生个孩子,让自己好好吐一口气。

偏偏儿子纳了妾,至今还没圆房,可真的是让张氏急了又急,催生频繁到养身体的郑翊涵都开始逃避。

这时他收到一份信。

写信的人是三皇子,说的事自然是关于苏听雪的。

当天晚上,双重压力下,郑翊涵去了苏听雪的院子里,圆房了。

喜得张氏再次冒头,逢人就信誓旦旦的说等了五六年,现在自家老大的儿子终于就要到了。

这般动静,这般意有所指,喜欢凑热闹的人谁不听一嘴?也因此成功透过一些人传到青璃耳里了。

婉月等丫鬟义愤填膺,恨不得能冲过去跟张氏打一架。

当事人青璃眼皮都没抬一下:“跟她争个什么,等孩子真生出来再说嘛。”

婉月没想到主子真的如此淡然,只能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