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第3/4页)

真正让傅铖惊讶的是,自己这位侄儿曾经可是满口之乎者也诗词文章的,现在怎么如此坦诚起来?

于是亲王便问:“你从哪里学来的这等粗陋之语?”

傅筠眨了眨眼睛,似乎也觉得用词不太妥帖,略想了想,改口道:“那就是,拍仙屁拍到了仙腿上?”

傅铖:……

这孩子去了一趟仙境,学的是阴阳怪气大全吗?

而这时候,众人已经行进到了殿门前。

原本还想要说些什么的公子们都止住话头,马车也缓缓停下了。

车上的众人都下了马车,迈步朝着宫殿而去。

此时,殿门外已经有宫人等候。

瞧见众人,他立刻上前几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到了传说中的仙人过于激动,哪怕极力平复,可声音依然有些明显的颤抖:“恭迎仙人,还请仙人与七公子进殿。”说着,就侧着身子,让出了道路。

而傅铖便安然地站在一旁,没有进去。

其他几位公子见状,虽然格外好奇,但也没有进门。

至于琅云众人则是迈步进门。

他们手上大多拿着手机,引路的宫人看了一眼,犹豫片刻,还是没有让他们收起来,毕竟这东西瞧着也不像是刀剑之类的利刃。

估计是仙人法器,自己可不敢收。

结果稍一错眼,就看到了“法器”上面居然有自己的脸……

宫人打了个哆嗦,再不敢抬头,只管闷头往前走。

很快他们就进了大殿。

而此时,齐王却已经等候多时。

在众人进门后,哪怕琅云师生们的打扮与众不同,格外吸睛,可是齐王第一个看到的还是自家七公子。

他直接朝着身边瞧了一眼,意思很明确,就是让傅筠到自己旁边来。

放在以前,总是喜欢韬光养晦的公子筠定然会推拒,老老实实的站在下面,绝不往前凑。

可现在的傅筠却是一脸孺慕和思念,主动走过去,在自家父王身边站定。

隐隐的,眼角还有水光闪过。

其他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只有昆景明多看了两眼。

齐王则是很快就把目光放到了琅云众人身上,相比较于其他人的激动亢奋,他作为一国之君还是颇为淡定的,现下说起话来也是格外端方:“仙人一路舟车劳顿,着实辛苦,孤一早起来就在研究丰禾郡送来的奏疏,只觉得其中所说义务教育还有等级考试之类的着实新奇,一瞧就错过了时辰,这才未能亲自远迎,这会儿已经在前殿设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说着,他便要起身,准备前去。

而所有人都知道,齐王刚刚说的话不过是托词。

缘由也很好想,在他眼中,琅云众人是仙人不假,可他是齐国国君,也是要面子的,就算是迎接也要找人代替自己去。

现在则是怕仙人挑理,就想了个由头,自己给自己造了个台阶罢了。

之所以提起丰禾郡,也是因为谁都知道丰禾郡的改变有仙人点拨,这是在强调齐国和琅云之间的关系,也是在暗暗赞叹仙人巧思。

不过对于琅云人来说,他们才不在乎这些呢。

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做任务,其他的都要往后放。

于是,昆景明开口道:“不着急吃饭,既然王上说起了丰禾郡的教育,那正好,先说正事吧。”

原本要起身的齐王不得不重新坐了回去,下意识的看向了自家儿子。

傅筠就微微低头,轻声道:“禀父王,仙人们的行事作风就是如此,雷厉风行,直来直去。”

齐王便点点头,看向昆景明问道:“不知仙君要说的是何事?”

昆景明抬头看着他缓声道:“丰禾郡应该已经说了义务教育和等级考试的好处,而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培养出更多不同种类的人才,那么现在就要给这些人才一些晋升渠道。”

齐王便问:“仙君觉得应当如何?”

昆景明在来之前就已经和自家学院开过会,于是这会儿直接道:“科举改革。”

此话一出,齐王便瞪大了眼睛。

就连傅筠都一脸错愕。

昆景明却不管他们什么反应,自顾自地说道:“如果齐国想要让其它郡城也能和丰禾郡一般得到发展,那么就需要大批量的相关人才。教育培养是一方面,选拔是另一方面,虽然我是学文的,但我很清楚,想要发展不能光学文,这是偏科,得全面发展才行。”

齐王不言,还是公子筠开口:“那也不用直接对科举下手吧?”

要知道,这科举制度乃是齐国传承数百年的,是齐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是齐王统治国家的手段。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改动的。

而昆景明作为文学院的高材生,自然知道科举的种种利好,也知道它的局限性。

但他现在不准备和这位封建社会大头目搞辩论赛,而是道:“科举便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原本的东西不用改变,只需要另开新科,这样才能鼓励人们去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