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5页)

她难得的一次在众人面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眼睛紧紧盯着盘子,恨不得将那些小天鹅全都揽到自己身边,然后晚上好带回去珍藏起来。

看到她这个样子,许父许母自然舍不得阻止,而石正义更不会去掺和人家的家务事。

于是一群大人谁也没动筷子。

场面顿时变得有点尴尬了起来。

最后还是许绍年先动了。

他没说话,先伸手在妹妹的脑袋上弹了个脑嘣,然后也不理会她撅起的嘴巴,率先用公筷夹了一个放在了石正义的骨碟里。

然后又给父母各夹了一个。

最后,他夹了一个放在了小安碗的上方,看着她问:“这天鹅像真的一样,所以小安是舍不得吃的。那这个就给了我吧。”

“我不!”小安顿时急了,端着自己的碗就往上抬,直将碗放在了哥哥举着的蒸饺跟前。

看到旁边的人全都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许绍年也没有再难为妹妹,将蒸饺放在了她的碗里。

小安盯着小天鹅看了半晌,才终于没忍住在它的裙子边儿上咬了一口。

看女儿开始吃了,许母才跟着吃了一口。

这一口咬下去,顿时连连点头:“这味道真不错!外皮有弹性,内馅儿又鲜香可口。小欣,你的手艺实在是太好了!”

其他人也连声附和。

宁欣一一道谢,然后将托盘放在了一边,亲手将里面放着的一个小碟子拿出来,摆在了许绍年的跟前。

那个碟子里放着的也是天鹅,不过和大盘中的不一样。

这天鹅的裙摆处放馅料的地方白得透明,似乎里面的馅料也雪白的。

更显得那两只鹅晶莹美丽。

看到哥哥居然有这种特殊的待遇,小安停止了咀嚼。她看看哥哥手边的小盘子,再看看宁欣,眼中有明显的疑惑。

不过被哥哥敲了一下脑门之后,小安停止了之前的胡闹,又变得懂事了。即便一看就知道她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却都憋在心里,没有吭声。

而其他人和小安的想法也差不多。

毕竟这是八十年代初期,一个女孩子当众对一个未婚男人给予这种特殊的待遇,总会让大家浮想联翩。

所以,即便没有人问,可大家也全都抬起了头,都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他们两个。

大家想什么其实宁欣并不知道。

她的瓤子毕竟不是真的这个时代的人,即便平时很注意,有一些小细节方面还是会偶尔想不到。

而许绍年被这么一群人盯着,特别其中的两位还是自己爸妈,虽然面上依然维持在淡定,可眸中还是飞快的闪过了一丝局促。

看到他这个样子,宁欣才多少醒过来了一点儿味儿。

但这会再避嫌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她干脆大大方方的冲众人解释:“今天我能够做出这个蒸饺,要多亏了许绍年。他帮我买到了我一直找不到的澄面,正是有了澄面,所以小天鹅才会这么好看。

为了表示感谢,所以我特意做了几个白糖馅儿的蒸饺给他吃。

别看是专门做的,其实和大家吃的没什么区别,就是馅料不同,别的都是一样的。”

说完,她还特意望向小安补充了一句:“别和你哥抢,这个你不能吃。”

一句话说得原本跃跃欲试的小安瞬间撅起了嘴巴,却很听话的乖乖的收回了拿着筷子的手。

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家全都忍不住的笑了。

沈佳宜的脸上也全是笑,只是在众人没有注意的地方,微微湿了眼角。

这些年,她和丈夫在边疆农场劳动,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

可再苦再累也比不了那种因为担心儿女所产生的内心的煎熬。

她和丈夫从被打倒到被送往农场,中间的时间太短了。短到根本来不及对三个儿女做出安排。

三个孩子在后来能够通信之后,都给他们去过信。在信里也说了自己的近况。

虽然他们报喜不报忧,可沈佳宜是当妈的,从孩子们来信中,她自然能够看出他们那些年的日子过得有多苦。

后来政-策松动,儿子终于可以返城了。

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沈佳宜和丈夫第一时间就给儿子去了一封信,还在信里夹了十块钱,让他无论如何,也带着姐妹们一起去照相馆拍张照片给他们寄过去。

可信寄出后就仿佛石落大海,再也没有了消息。一直到又过了差不多一年,他们才收到了儿子寄来的照片。

在照片里,儿女看上去都极有精神,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

可一想到这很可能是孩子们努力了一年的时间,才把自己养成这样的模样,沈佳宜就觉得心里针扎一样的疼。

可即使儿女们如此掩饰,在看到照片中的小安,看着她和小时候那判若两人的模样,沈佳宜还是没有控制住,使劲儿哭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