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考验(第2/2页)

“我们是企业,这样做怎么赢利?”乔昌智问道。

“不能单纯这样看问题。”叶纤红笑了笑,突然有了重生人士的优越感。“一个好的企业,除了赢利,还得与政府搞好关系,一起为社会做贡献。”

说完,叶纤红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词语,再次开口:“这个项目除了赚钱,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老百姓脱贫致富——”

这些观念,跟国企老总讲,或许会引起共鸣,但是对私人经营者来说,就不会考虑这一点,赚钱才是王道。

“哦。”乔昌智抬头望了叶纤红一眼,突然有些明白叶纤红为什么会成功了。

他记得松下幸之助的自传里,曾说过这样两句话:

“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

“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

乔昌智把它理解为,作为企业家,正因为把自己的企业、事业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才要不折不扣地强调赚钱、赢利,只有这样才是对社会的贡献;

相反,不赚钱,亏损,社会也必将“亏损”。

反过来说,如果组成社会的团体、个人都亏损,何来社会的“赢利”?社会何以发展?

赚钱赢利与贡献社会的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困难的是树立服务、贡献社会的信念,并把它付诸行动。

而国内现在是官本位社会,老实说很少真正考虑老百姓的利益。如果企业和政府都能像叶纤红想的那样,既让商人赚钱又对老百姓有利,这样才是最好的经营方式。

“至于赢利,我们当然也不能忽视,你猜猜看,我们靠什么赚钱——”叶纤红刚才介绍这个项目的时候,差一点就把答案说出来了,好在终于忍住了,于是反问道。

“这个有点难。”乔昌智实事求是地说。“这种项目,我以前从未接触过,有点把握不准。”

“没关系,我们只是随意交流。”叶纤红说道。“你可以发散思维,把旧有的观念抛开,别局限于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思路。”

“难道是做蔬菜的批发零售?”乔昌智皱了皱眉,问道。

“不是。”叶纤红摇摇头。“这个投入大,风险大,收益小,我不打算做。”

把农民手里的蔬菜以批发价收购,再转手批发出去,这确实能赚钱,但是投入也太大了。

除了需要大量的仓库储存,保鲜还要造很多冷库,这些投入太大。而且蔬菜不耐放,损耗非常大,利润也不高,叶纤红对这个行业没什么兴趣。

“难道做运输?”乔昌智又问。

“不是。”叶纤红还是摇头。“运输我也不感兴趣。”

见乔昌智有些苦恼,她笑道:“我告诉你答案吧。等虞城这边建了大量的大棚蔬菜之后,我打算建一个批发市场,出租给做蔬菜生意的商人,收租金。”

“哦。”乔昌智茫然地点头,他还真的有点跟不上叶纤红的思路。

不过靠一点点租金,这个真的能赚钱?

叶纤红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

这时候国内的大型批发市场还不多,如果他是重生者,肯定知道余杭的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有多赚钱。如果去过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就知道那些商铺的拥有者,手里有多少财产了。

有人说过,拥有这样一个旺铺,就等于拥有了一只下金蛋的鸡,足以传家了。

如果叶纤红把整个批发市场抓在自己手里,那有多值钱,她自己也没办法计算。

“这个项目还不急,等天气转凉一点,再联系市里搞也不晚。”叶纤红想了想,提醒乔昌智。“既然你接受我的聘请,那我们先在虞城租个地方,把公司的牌子竖起来,再考虑下一步动作。”

“行。”乔昌智爽快地应道。

“你现在行动不便,工作起来会很吃力。”叶纤红想了想,安排道。“这样吧,你自己招个身强力壮的助理,协助你出行。至于助理的工资,由公司支付。”

“这怎么好意思——”老板的体贴,让乔昌智很感动。

自己还没为公司做任何贡献,公司却为自己想得这么周到,看来这个小老板真像自己了解的那样,是个心地极其善良的人。

“没事。”叶纤红不在意地笑了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让你生活便利,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嘛!”

“谢谢叶小姐。”乔昌智真心实意地感谢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