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年代文中棒打鸳鸯(04)(第5/6页)

“是啊,我们村靠着大山,温度比外面都要凉快一些。”

此话题就此打住,宋大福也没有发现什么,就是随口的一句感叹。

村里有下放的人,开始不少人都认人,每天早上在自留地都能看到猎户家里炊烟升起。

嘉敏也见到过那五人,有一天还见到其中的孩子,在山上捡柴。

那孩子对着自己笑眯眯的点头。

转眼就是开学,时间过得很快,村里的晚稻都已经收割完。谷子晒好,筛好车好装袋上交。

交完上交的那部分,剩下的就是村里分给百姓的。

今天家家户户按照工分分粮食。

早早的,宋清东就开始来排队领粮食。

今天全村休息,没有人下地做事。

嘉敏在家里忙活。

已经是十一月,天气开始转凉。

住在清水湖边的他们一家,周围的环境更加的湿冷。

在领粮食的现场,宋清东来的早,早早的领到粮食,身边的三位堂兄弟,还有嫁在本村的堂姐的丈夫一起帮他运粮食,一担担的挑回来。

家里已经收拾好,用木仓装粮食。

嘉敏见到几位侄子挑着粮食过来,忙招呼,还喊着,“等下,等你们家的粮食领完,过来婶子家里吃饭啊。”

好吃佬宋清川要不是挑着粮食,肯定会举双手赞成,他高兴的大喊,“三婶,你的提议好。我自己带粮食,但你得亲自做菜,行不行?”

嘉敏站在一边嗔怪的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婶子会让你自己带粮食。别白话,等下人来就行。”

老爷子在一边带着孙子们往木仓里倒粮食,时不时的搭把手。

老太太坐在一边带着重孙子,见到孙女婿杨建斌还特别交代一句,“等下,把小飞(重外孙)带来一起吃饭。”

在三儿媳家里住了几个月,老太太算是看明白了。三儿媳家里不缺粮食不缺油盐酱醋茶,也不缺肉,鱼吃。

她也能偶尔在遇到饭的时候,留一留来看她与丈夫或者来送菜的孩子们吃顿饭。

杨建斌摇头,“奶,那不行,小飞怎么能来?我也不来,帮忙天做点事,哪用的着吃饭。”

“让你带小飞你就带,怎么那么些废话。”出来的老爷子正好听到这句话,不耐的说孙女婿。

被吓到的杨建斌,闻言瞬间点头,“好好好,我来还带小飞来。”

嘉敏也在屋内听到了,干脆走了出来,对着几个侄子侄女婿说,“今天家里的孩子都来,清锋,你回家喊你两个妹妹清霞,清月一起过来。

清明你也喊王芳过来一起,建斌你把清岚,小飞都带来。”

“三婶,那不行,怎么能都来?多费粮食。”宋清明直戳戳的话,差点让嘉敏喷出来。孩子真实诚。

“让你带就带,废话那么多干什么?”老爷子又开始喷亲孙子,还横眉竖眼的。

被老爷子喷的宋清明还嘀咕:我不是为小婶节约吗?

委屈巴巴的脸对着老爷子,搞的老爷子想敲敲大孙子的火栗子。

帮顾嘉敏家里挑完粮食,侄子侄女婿们都离开回去又各自帮忙。宋清东挑着箩筐也去跟着帮忙。

倒是家里几位侄女还有侄媳妇都来了。一岁多的小飞见到表哥轩轩,张牙舞爪的挥舞着瘦瘦巴巴的小手,露出笑容,咿咿呀呀的喊着,“锅,锅。”

小家伙想到最近总是见不到表锅,小脸一瘪,眼泪巴巴的掉,还说,“坏。”

宋清岚哈哈的笑起来,对着其余人说,“飞飞在家里也不大愿意与他那些堂哥坏,只喜欢轩轩。可轩轩这几个月一直在小婶家里,他扑了好多次空,已经有了怨念。”

嘉敏在一边说道,“那就以后白天把孩子常送来一起玩。”

此话一出,宋清岚高兴,但为难的说,“可我奶能带两个孩子吗?”孩子在小婶家里,她倒是不担心,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孩子吃饭,她也可以每月送一些粮食,不让小婶吃亏。就是奶年纪大了,她不放心,怕累着奶奶。

嘉敏笑着说,“过些日子,我在晒场扎篱笆,不碍事,篱笆扎结实,按个门,孩子们跑不出去。等天冷起来,活少了,我也少出去,我也能帮忙看孩子。放心吧!”

“那谢谢小婶。”宋清岚高兴的说道。

她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与娘家的侄子娘家的亲人多亲近亲近。

“谢什么,你没事去后院帮我摘菜,摘来一起择。我先去湖边下个笼子。”嘉敏拍拍手中的灰尘,起身去了湖边。

宋二福家的老三宋清霞要跟着去,被老太太拉住,不悦的问,“你跟着去要干嘛?”

宋清霞不明白的说,“奶,我帮小婶去下笼子。”

“要你多事啊,你小婶下笼子下了多少年。”老太太拦住孙女,一把用力的扯住。

老三家里的诸多奇怪事,老太太老爷子都看在眼里。他们之前不明白,可傍晚时分老爷子路过湖边,看到一只巨大的老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