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6/6页)

“可自打孙女四五岁,这待遇就慢慢没了。七岁后,阿玛更避孙女如蛇蝎!”

康熙:……

第一庆幸自己没喝茶,二么?

就满满不善地瞪破儿子:“朕记得曾不止一次地嘱咐你,让你教教这孩子诗词,敦促她好生学习!”

提起这个,胤禛就有万千委屈在心头:“儿子真的教了,比督促弘晖功课还上心。可……这孩子怕是所有聪明劲儿都用在厨艺上了,别的都平平。诗词歌赋更……”

守着亲闺女的面儿,胤禛到底没舍得说太不好。

只长叹,其中满满的无力感。

同顾及着小姑娘的脸面,康熙也没在这个问题上再继续下去,只让孩子阿玛上点心。

接着就把话题重新回转到方便面上,洋洋洒洒说了好大一堆。

中心思想就仨个:鸡蛋贵,能不能不用,换清水和面?油也不便宜,是不是油炸这道工序也能省了?面呢?用次一等或者数等的可使得?

那不就是挂面?

宁楚格笑:“当然能!嫡额娘嫌方便面太油,孙女特特为她做了些挂面,皇玛法可以看看。若觉得可行,孙女就把法子给您誊写好。连带着黄豆面条、绿豆面条、荞麦面条等一道写上,保证便宜又好吃。”

“就是……”

“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巧手妇人买回去煮个一两回就能原样做出来。不像方便面,面饼、调料等都有一定的讲究。”

康熙点头:“好孙女说得对,但鸡蛋三十文一个,用来和面委实太贵了些。再加上二十文一斤的白面,二百文一斤的油。成本便这么高,又怎生盈利?”

吧嗒!

宁楚格手中的毛笔掉在纸上,晕染出点点墨痕。

偏她还浑然未觉般,只把小眉头拧得死紧,欲言又止地看着康熙。满满纠结。

大写的有猫腻。

康熙两父子询问许久,她才期期艾艾地对手指:“那,那孙女自幼受阿玛疼爱,视如掌珠。往年孙女还小就罢了,如今孙女都是十岁,过了年就喊十一的大孩子了。”

“自然不能像以往般,背首诗、写个字的糊弄。于是便央了阿玛跟嫡额娘同意,总揽了阿玛今年生日宴事,您们都知道吧?”

康熙两父子齐齐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宁楚格皱眉:“为了将事情办好,孙女,孙女亲自走了许多商行、杂货铺、甚至路边小摊。就为了又节省又体面。为此,孙女还学会了讲价,让卖方给饶头。”

“把十文钱的白面讲到了八文,一文钱买两个的鸡蛋,买一百个还送五个。”

眼见着康熙脸色越来越黑,宁楚格这声音里也微微带了哭腔:“当时孙女还以为自己很厉害,是个平平无奇的讲价小天才。”

“现在跟皇玛法您的价格一对比,孙女,孙女是不是早早就被识破了身份。遂不敢与孙女相争,宁可赔本也……孙女,孙女该不会仗势欺人,给阿玛抹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