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页)

秦清不喝酒,打开盖子一闻她就知道这是好东西,她分别不出什么醇厚不醇厚,纯不纯,她只看得见酒里面的杂质比五年、十年、三十年的这些酒少多了。

“以后咱们粮食有多的,我想试试自己酿酒。”

秦森对女儿的想法全盘支持,“等年景好了,能买到多的粮食,爸爸就给你弄个屋子酿酒。”

“谢谢爸爸!”

秦清得了好酒,第二天就山上挖药材,有她的神识作弊,只要山上有的,要什么药材她都能找得到。

秦火知道她要上山,小老头马上背着一个大筐子,小跑过来。

追到秦清父女俩,秦火还忍不住说,“我缺上年份的杜仲、五倍子、珠子参,如果有何首乌、灵芝就更好了。”

秦清假装没听到,秦火就不厌其烦地叨叨,最后秦清受不了,给他指了一个方向,“你往前面走,那里有党参。”

“哪边?我去看看。”秦火小跑着过去,没跑几十米,就看到了党参的苗苗。

秦火嘿嘿一笑,他就知道,那丫头有找药材的本事,跟着她准没错。

秦清这次除了找一些做养身酒、养颜酒的药材,还要找一些治疗风湿骨病的药材,配成药酒。

在西南山里住了几年,族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多少有点腿脚不舒服,虽然也喝中药,但是平时喝一些药酒也有保健效果。

“爸爸,左边有棵野柿子树。”

秦清看到枝头的一点红艳,看着就好吃。

秦森放下东西,搓搓手,三两下爬上去,挑了最红的给女儿摘下来。

秦清就着爸爸的手,咬了一口撕开的柿子瓤,“好甜啊!”

“挂树上的柿子被霜打了好几次了,肯定甜。也是秦浩他们那群小子没发现,要不早就被薅秃了,哪里还能等到现在咱们来。”

“咱们今天先挖药材,明天我再来摘。”

“好。”

父女俩继续挖药材,路上遇到找过来的秦火,秦清又指了一个方向,秦火乐颠颠地又跑了。

在山里呆到夕阳西下,三人才满载而归。

第二天,秦清在家里和妈妈收拾药材,秦森吃了早饭,叫上秦浩几个小子,去山里摘野柿子。

半个月后,药材炮制好,秦清把五十斤五年年份的老酒都用完了,剩下的药材都给秦火送去。

秦火拿到这些好药材,跟捡了便宜似的,还回送她一斤天麻,“拿去炖着吃。”

药酒不是一早一夕能制好的,等秦清的风湿酒能喝的时候,已经是来年的三月份了。

秦清让秦澜挨家通知,每家人都可以来领一斤风湿酒,自己带上装酒的瓶子。

大家知道消息后,放下手里的活,拿着坛子、酒瓶子、碗等工具,纷纷往少族长家跑。

风湿酒是用十年份的酒做的,秦清做的精细,药材配伍得当,酒里的杂质也去除了七七八八,一百多斤酒,够每家人分一斤的。

不过半个小时,秦清家的院子里就排起了长龙,秦奶奶和夏月帮忙分装药酒,胡爱华、秦澜在边上帮忙拿东西、搬酒坛子。

“大家每天晚上喝上一小杯,可别一气儿喝完了。”

“哈哈,咱们谁不知道少族长做的药酒好喝,指不定有些好酒的人今晚上就给喝光了。”

秦炅大声道,“这是药酒,药酒,谁让你们当米汤喝了?”

排队轮到金花婶子的时候,夏月特地说了一句,“给秦林家两斤,清清说的,秦林一家守着寨子几十年,风湿酒对他们更有用处。”

周围的族人纷纷道,“应该的,应该的!咱们来秦家寨有上好的房子住,全靠秦林和金花照管得好。”

金花婶子心满意足地领了两斤风湿酒回家,高兴的不得了,这可都是奖励他们功劳的酒。

晚上夫妻俩碰杯,一口下去,这么好的酒,没咂摸出味儿来就没了。

“要不,咱们再来一杯?”

“行,再来一杯!”秦林把小酒杯递过去,“满上!”

秦洋和秦水儿兄妹俩无语地看了一眼爸妈,少族长说了,每天喝一杯。他们家虽然比其他家多一斤,也不能这么造啊!

晚上喝了一杯好酒,又美美地睡了一觉的秦家族人们,第二天一早起床,精神抖擞地去地里忙活。

有了前年种小麦的经验,现在大家每天都在小麦地里除杂草,然后就要准备抓住小麦灌浆的黄金时期。

炙热的烈阳之下,晒得人一头油汗,四周鸟叫蝉鸣交织,吵的人心烦意乱,就这,人们也不敢离开地头,回家躲清闲。

大家每天换班来地头,手里都拿着一根细长的杆子赶鸟。好不容易小麦快到丰收的时候,被鸟吃了不知道多心疼呢。

中午午休的时候,族学里的孩子们吃过午饭都往地里跑,机灵的小孩儿还能抓到几只麻雀,给肚子添点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