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第6/13页)

打电话回家,孙蓉蓉和周名博哪回都会交代她要好好吃饭,休息。周子青在电话里答应的爽利又痛快,挂上电话,忙起来,不饿都想不起来吃饭。

周子青在寝室里洗漱完,没熄灯,趁手拿起一本借来的专业书看。307寝室大多情况都是安静的,大家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偶尔也会聊聊天。

金嘉瑜选修课学习了一门心理学的课,还从图书馆里借来一本心理学书籍。用她自己话说,她们这个专业枯燥乏味,得选择一门有意思的课中和中和。

不知道她学的怎么样,反而对于观察人,看人动作反应,然后猜测人的心理想法很好奇,并乐此不疲的在寝室提问。

吴淑贤还是喜欢在其他两个寝室溜达,多过于在自己寝室待着,每每回来都会带来一些新消息。

朱玉晴忙着学习,考证,参加各类比赛。

“你们知道么,男生那边有人竟然想退学了?不想上了。”吴淑贤听到后很震惊,由不得回到寝室又说了一遍。这个问题确实很有爆炸性。

“为什么啊?”朱玉晴想不明白,他们千辛万苦考入辰光大学,才半学期,竟然就有人想要退学?完全没办法理解。

金嘉瑜知道这个问题,在学习心理学课程的时候,心理学的老师头一回上课就说了这个问题。不光是大一学生,还有大二大三的学生想要退学,每年大四毕不了业,拿不到毕业证书的也有很多。

“我们上课的老师说,一般这样都是心理压力太大。原来高中都是一个省,一个市的前几名,风光无限。伴随着掌声和鼓励通过了高考,进了大学。全国顶尖的学生聚在一个班,都是牛哄哄的,谁都不比谁差多少,有第一第二,就有倒数第一倒数第二,这种落后差距,心里承受不了,接受不了,最后就会想要退学,逃避。”实际上不光是她们这个专业,其他专业也都有这样的问题。

心态很好的,就能接受自己就是一般人,放开心态,就会没事。就怕在心理把自己逼死,最后无路可走。

周子青只听了一耳朵,把心思就放回自己书上。

吴淑贤听后,啧啧两声对金嘉瑜说,“金嘉瑜你学习心理学,以后时不时就会很容易猜到我们脑子里想的东西啊?那是不是有些想不通的,有心理障碍的问题,是不是就可以找你疏解?你帮着分析吗?”吴淑贤上学期成绩在班级不算好,中等偏下。

朱玉晴中等偏上。

整个寝室成绩最好的,是周子青和金嘉瑜。

两个人要是对比一下话,周子青是最好的。金嘉瑜次一点,不过吴淑贤偶然偷瞥到周子青看的书本,是大三的专业书。

吴淑贤那个时候心里大致已经知道,周子青要比她们忙碌的原因了。这一点,就连金嘉瑜自己都知道。

而且专业课老师更喜欢周子青多一点。

不过吴淑贤还是觉得周子青这个人很难相处。

金嘉瑜笑着说,“这个可说不准,不过我们心理学老师说了,有心理障碍的人,在某些事情认知上会和别人不一样,我要是发现你有这方面问题,我一准第一个告诉你。”

“我一直挺好奇的,心理障碍,不就是心理有病吗?那不就是精神有问题?为什么现在有人去看心理咨询师,还有去看精神医生的?这不都是一样?”吴淑贤好奇的追着问。

金嘉瑜直接翻书找答案,照着上面念的。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强调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把它们当做疾病看待。

“可精神病不都是受外界刺激引发的,还不是一样?”吴淑贤摇摇头,还是搞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定义界限。

朱玉晴听后,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就像是,有人小时候被狗咬了一口,心理上产生怕狗的阴影,从此以后都害怕狗。见着狗都距离远远的。大概属于这种?这种总不能说我怕狗,就当成神经病看吧。”

吴淑贤跟着笑,“你这种解释也算合理,不过这都是小事。有些事大了说,心里障碍还是等于精神病的。”

金嘉瑜看着吴淑贤和朱玉晴跟着讨论起来,就周子青一直沉默着没说话,笑着喊她,“周子青,你觉得呢?”

“你的问题就好比在问,男生送女生的花,到底是月季还是玫瑰?送女同学的是月季,送女朋友的是玫瑰。是去医院看精神科还是心理咨询师?针对的要解决的都是只是事件,而不是纠结这个问题归属哪一类。”周子青一张嘴,吴淑贤和朱玉晴还在笑着各自争论的声音,立马断了。

金嘉瑜扭头看了一眼周子青,“说的有道理。”

四月份的时候,人工智能初赛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