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程获清瘦了不少,身着黑衣显得有些冷清孤僻。

程玉酌问了两句,才晓得因为襄王造反身亡,戚婧后事无人收敛,戚家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只去了两个管庶务的族兄,将她直接葬在了襄阳。

若不是程获去了,那两人连钱都不愿多花,程获与他们一番据理力争,却被他们问,“你是何人?管得着我们家的闲事?”

程获只能借了太子之名查探过问,戚婧的两位族兄怕查出什么,不敢多言,这才正经置办了棺材后事。

提到戚家,程获恨得牙痒,偏戚家借戚婧之死抽了身,如今也没什么水花

程获攥紧了手。

“襄王已死,仇却没报完,戚家这样薄待她,我已在她坟前立誓,早晚将贵妃和戚之礼也拉下马来!”

程玉酌叹气。

递了茶水给程获。

同他说山庄后面有一片空地,“或可为她立了衣冠冢,你也能常与她说说话… …”

程玉酌心疼程获,劝他。

“她去了,你的日子却才刚开始,你便是要替她报仇,也无需着急,先在朝中站稳脚跟,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程获低头说是,又道,“太子殿下已经吩咐我,让我进京拜访程阁老。”

他抬头看程玉酌,“太子殿下是要攀亲的意思吧?我明日便过去。”

程玉酌点了点头,只叮嘱他,“你可先去探一探口风,倒也不用说的太明。”

程获有点意外。

“不是攀亲么?程阁老家约莫不差上门攀附的人,不说明只怕人家装听不懂。”

程玉酌轻笑了一声。

“懂的不说也懂,不懂的说了也不懂,你且先去探探吧。”

程获第二日去了,一盏茶就出了程府。

回来同程玉酌说了,程玉酌并不意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先不用去了,回头再说吧。”

程获晓得她与太子牵涉太多事情,便没有多问,只是问到自己的姐姐接下来要如何。

太子那般身份,太子妃他实在不敢想,他的姐姐莫不是要进宫做个才人?

程获想到戚婧,不免提醒她,“宫廷牵涉事多而深,姐姐好不容易出了宫,再进宫… …”

程玉酌叹气,又轻轻笑了笑。

“我宫中师父曾说,有些事由不得人,却又都在于人,走一步看一步吧。”

程玉酌说着,向北京城的方向望去。

那人如今回了宫里,不知如何了。

*

景阳宫。

皇后问赵凛,“怎么让人提了同魏家退婚的事?这又是从何而来?”

赵凛笑道,“不过是有人提了,儿子便要试试那人意图,没什么大事。”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皇后看赵凛却觉得他同南巡之前有些不同了。

“太子在外可好?”

“除了襄王的一档子事,哪有什么不好?”赵凛看了皇后娘娘一眼,“母后在担心儿子?儿子倒觉得心中敞亮不少。”

他这样说,皇后越发觉得他不同了。

从前皇后看他,只觉犯愁。

她心里长子赵冰才是太子的模样,赵凛这等性情,怎么能做的了太子?

可先太子在南巡途中患了疫病没了,赵凛却将造反的襄王镇压了下来。

“太子这般,母后很欣慰,那赵楼死了,也告了你长兄在天之灵。”

皇后红了眼眶。

赵凛递去帕子,劝道,“赵楼已死,也已经承认当年

与镇国公勾结害兄长的事,母后莫要再将此事滞于心中了。”

他这样说了,没有提及襄王赵楼关于皇上的言语。

这宫中从来都是表面平衡,皇后更是平衡最紧要的一端,他不能随意让皇后知晓。

皇后却抬头看他,“太子这次南巡,回来委实大不相同了。从前如何会软语劝人?自来都是丢了帕子应付了事的。”

赵凛愣了一愣。

他有这样吗?

皇后却突然问,“你不是外边有人了吧?”

赵凛差点被吐沫呛住。

“母后在说什么?”

皇后盯着他看,“果真没有?”

这便是赵凛不敢立刻让程玉酌进宫的原因了!

他道没有,皇后仍旧狐疑,“那为何提什么退婚?”

赵凛暗叹不愧是自己的母亲,可真是… …

“母后真的想多了,眼下朝中暗潮涌动,儿子可不敢作壁上观,总要弄个一清二楚。试探而已!”

皇后没有再问,只是正经看着他,提醒他。

“魏阁老可是本宫好不容易替你争取来的,可莫要胡来!这东宫太子妃的人选,可动不得!”

赵凛只好道好,又说了两句闲话便离了去。

皇后看向赵凛离开的身影,定了几息。

*

晚间,盈盈粘着程玉酌。

这娃娃是跟了一个人便要粘一段时间的。

程姝自离了伯爵府便不愿意再束缚女儿,随了她去,自己自去收拾刚搬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