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页)

她细细去看秦玉紫的神色,有愕然一闪而过,若不是黄太太盯得紧,只怕就错过了。

秦玉紫问她,“莫不是侯爷同程司珍有什么关系?”

“关系?也算有吧。程司珍的妹妹,是永兴伯府的妾,永兴伯府的世子夫人又是侯爷的表妹,要说妾的亲戚也算亲戚,那侯爷同她也算沾亲带故吧。”

秦玉紫在这拐弯抹角又阴阳怪气得话里,明白了个彻底。

她让黄太太把扇子留在她这里,“… …一时记不住也有,我回去帮你查一查。”

黄太太大喜,谢了她。

秦玉紫说不必,心里想到了程玉酌。

真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另一边,小夏氏在春花里闷闷不乐,她见着老夏氏身边终于空了出来,连忙跑了过去。

“姑母,快给侄女儿出个主意吧!那程小琴竟然把她女儿送到了伯夫人院里!说什么被大火吓着了,伯夫人在才能帮孩子镇住!伯夫人还真就同意了!盈盈一个庶女,伯夫人亲自养着算怎么回事?!”

小夏氏恨得不行,“怎么没烧死她们?!”

老夏氏瞥了她一眼,“今儿是花宴,注意你的身份!”

“可是姑母,我那个婆母她注意身份了吗?她一个做婆婆的,问都没问我一句,就插手我房里的事!”

老夏氏见她火冒三丈,不耐烦道,“你这事儿做得这么明显,还没得手,你婆母不知道吗?好了,不要再说了!我今日要替你表哥相看,你表哥续弦的事儿可不能再耽误了!”

小夏氏被噎得够呛,见着满园莺莺燕燕,不由问老夏氏。

“姑母为何要相看这些人?我四妹还有半年就及笄了,让姐夫直接去续弦四妹不就好了?”

小夏氏还以为是韩平宇不愿意,不想老夏氏却说。

“归宁侯府已经与镇国公府结了两门亲事,何须第三门?还是让你表哥续弦一个能对他前程有进益的女子才好。”

言下之意,镇国公府不能给归宁侯前途上的进益。

小夏氏忍不住皱眉道,“姑母怎么这般说?咱们镇国公府的门楣,有几个比得上的?”

老夏氏一向不喜这个一副聪明相、办事却只懂打杀的侄女,直接就告诉了她。

“如今的镇国公府,可不是当年我父亲、你祖父那时的镇国公府了!”

现如今的镇国公,是小夏氏的父亲夏永峰,夏永峰袭爵至今,镇国公府也没能重掌大权。

小夏氏急着想为她父亲辩解。

过年时母亲来信,就说让她好生等着,镇国公府过不了多久就要起来了!

到时候,镇国公府重掌大权,为她撑腰,提脚卖了那程小琴,永兴伯府也不能说什么!

小夏氏要把这话说来给老夏氏听。

可是有旁得夫人来寻了老夏氏说话,她一肚子话只能憋着,寻借口走了。

小夏氏心里不得劲,见秦玉紫走过来完全不想搭理。

她岂能看不出来老夏氏待秦玉紫的看重?

一个宫人,在老夏氏眼里都比镇国公府的嫡女有份量,这算怎么回事?

秦玉紫见她这般态度,更要上前说话了。

她半句不提黄太太的扇子。

“听说世子夫人要集百寿礼,真是孝心可嘉,我倒是自宫中见过不少纹样,不知能不能给世子夫人帮上忙?”

她这么慇勤,小夏氏本是不喜的,但她主动说了百寿礼,小夏氏一下就来了兴致。

到底是自己夸下口要做的百寿礼,要是因为和伯夫人不对付就不办了,可就更被程小琴抓到小辫子了!

不过她不能轻易纡尊降贵,谁知道这个秦玉紫又是什么意思?

她道,“我不知怎么,总同宫里出来的人犯冲。”

秦玉紫闻言没生气,反而笑了一声。

“世子夫人是爽快人,宫里有些人心思重,犯冲也难免。”

她这么说,小夏氏抬头看了她一眼,听她又继续道,“不过人和人不一样,能为夫人提供助益的人,想必不是犯冲的人。”

小夏氏闻言,正经看了过去,秦玉紫也看向了她。

目光接触那一瞬,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瞬的光亮。

*

程家。

程玉酌在韩平宇走后,一直在想事,走路差点踩到了静静身上。

赵凛看在了眼里,趁着程玉酌过来给他送茶的时候,他不由问她。

“在想什么?”

程玉酌没想到他会问,意外了一下。

“也没什么,就是韩侯爷提醒了我日后生计之事。”

“生计?”赵凛以为宫里出来的女官不用为此发愁。

程玉酌看出了他的疑惑,轻笑了一声,将刚泡好的茶递给了他。

“生计是不用愁,只是做些什么好呢?似韩侯爷所言做教养姑姑,总觉得行走别人家中,不太自在,还不如像隔壁黄家一样,开个当铺,我自己来当掌柜就好,还能收些小玩意耍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