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页)

三年前刚入东宫那会,太子还不似这般气势压人,短短几年,李月柳已不敢抬头向上多看一寸。

程玉酌自来避太子不及,会否是这个缘故?

毕竟那是个佛一样的人,最喜安稳清闲不过。

李月柳心下微驰,太子已回到了殿内,不时更衣完毕,近身宫女端着茶水近前,李月柳才抱着册子上前回禀。

太子端着茶盅坐于太师椅上。

“按照爷的吩咐,另添金玉宝货一百一十件,各件情形皆登记在册。”

李月柳抬手将册子捧至太子身前,若太子无暇查看,挥手让她下去,李月柳的差事就交代完毕了。

她等着太子挥手,可太子端着茶盅的手迟迟未动。

李月柳意外,不由地掀起眼帘打量了太子一眼。

太子薄唇紧闭,笔挺的鼻梁透出大片阴影,李月柳不敢再向上看去,只觉太子神情难辨,不知何故。

李月柳心下一紧,突然听太子开了口。

“何情薄?你染了此香?”

李月柳一愣,她怎么从未听过此香?

“奴婢未曾佩戴香料,今日亦不曾熏香!”

她甚至没有闻见任何香气!

可太子放下了茶盅。

李月柳只觉周边气势变了一变,沉了几分。

“不是你,是谁?”

李月柳心下快跳起来,若不是这句是疑问而非质问,李月柳早已跪倒在地。

不是她是谁呢?谁染了这么个连名字都没听过的香?李月柳一脑门雾水。

而太子却起了身,朝着门外。

“去查。”

门外太子近身侍卫立时应下,“是。”

李月柳看着自己身边的人逐个被带走,冷汗流了出来。

太子到底在找什么?

是找香,还是找人?

她突然想到了程玉酌。若是过一会,侍卫没有从她的人里查到那奇怪的香,定然问起有无外人到来,她到时候能说程玉酌没来过吗?

李月柳立刻遣人去了趟尚功局。

程玉酌在清点自己的行囊,见了东宫来人满头大汗,吃了一惊。

“程姑姑,我们姑姑遣奴婢过来问一下程姑姑,今日可有染一种叫做何情薄的香?”

程玉酌不由按住了腰间的香囊。

“因何有此一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小宫女却摇了头,“姑姑不必问,奴婢也不知晓,我们姑姑只是让奴婢过来,跟程姑姑提个醒,或许会有人查过来,我们姑姑不能隐瞒。”

小宫女说完,脚步不停地走了,程玉酌冷汗流了下来,迅速解下香囊压到了箱子里,又觉不放心,将囊内香料尽数埋进花盆,香囊扔进了水盆里。

*

东宫。

小宫女回禀给了李月柳,李月柳心下微缓,侍卫过来向太子回了话。

“爷,并未查到。”

话音一落,室内一凝。

李月柳也把心提了上来,要开始查进出的外人了吗?

可侍卫又回禀了来,“不过属下查到有两人,一人染了荷香,另一人早起嚼了薄荷叶,这两人恰巧都在李姑姑手下当差。”

原来何情薄是荷香与薄荷的混香。

李月柳一下子回想了起来,“奴婢手下却有一宫女昨日喉嗓不适,禀了奴婢要嚼薄荷,至于染荷香一人,奴婢失察,是奴婢之过。”

李月柳跪了下去,太子并未出声。

那侍卫略略斟酌了一下,“除了香味混合沾染之外,并未发现旁人染香。爷南巡在即,宫中人员混杂,不排除有外人进出,爷若是… …”

“罢了。”

太子声音说不出的低沉,室内阴云欲雨,李月柳竟隐隐从这两个字里,听出了失落之意。

为何失落?

太子却突然起身,负手离开。

李月柳这才大喘了口气,看了那侍卫一眼,侍卫递给她一个不要多事的眼神。

李月柳捂了胸口,出门招了宫女,“去跟程姑姑说一声,没事了。”

小宫女立时去了,禀给了程玉酌。

程玉酌闻言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没说也没问,反而赏了小宫女一根珠钗,让她走了。

程玉酌目光越过花窗,向东宫方向看去,坐定半晌,才抹了一把额上的冷汗。

神佛保佑,只剩两日了。且让她安稳出宫吧,万不要再与东宫有任何牵扯!

*

翌日,太子南巡启程,皇上皇后亲自送出宫门。

这是本朝太子继位前必成之事,今太子入主东宫三年,已至南巡之时。

巡天下,定乾坤。

太子离去,车马浩浩荡荡半个京城。

又一日,年满二十五岁的宫女放出宫去。

程玉酌期盼多年的这一日,终于到来了!

天未亮,程玉酌便起了身,最后清点了一遍行囊。她已做了寻常百姓打扮,突然有人来她门前通传,“程姑姑,尚功请姑姑过去。”

崔尚功是尚功局五品女官,是程玉酌进宫不久便一直跟随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