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行情(第2/5页)

不过她父亲的根基在首都,她各方面资源自然比一般人强,所以倒是不至于犯愁:“你之前介绍了上海方面的销售资源,我也去谈过了,目前正接触着,我觉得希望挺大的,现在首都绒毯厂这情况,多一条路我心里也有底。”

她感激地道:“还是你想得周全,未雨绸缪。”

沈烈又问起她海外有没有人脉:“国内的市场并不大,如果我们能走出海外,市场广阔,能挣到的钱就多了。”

彭天铭想了想:“首都有我爸几个老朋友,海外不记得了,不过倒是认识两个港台的。”

沈烈眼睛一亮:“可以试试,联络下,人家未必做这个,但是能间接帮忙介绍下这方面的出路也好。”

彭天铭点头:“行,我试试,不过怎么说呢,即使香港那边肯要,咱也没法卖啊,一个进出口牌照就卡那里了,这事不是那么好弄的,外贸指标不是咱能轻易弄到手的,这方面就算是我爸也没办法。”

当下沈烈又说起江春耕过去新疆接触新疆畜土产进出口公司的情况:“目前正接触着,如果能成,那我们就有出口的资格了。”

彭天铭意外,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连你这都在打算了?”

沈烈笑了:“你不是说了要未雨绸缪吗?再说我这也是刚开始。”

彭天铭顿时敬佩不已:“我真是自愧不如!”

沈烈挑眉,随口和她说起现在的行情,还聊到了苏闻州。

彭天铭:“对了,我听我表哥意思,陵城南边有一块盐碱地,大概得有四五十亩地,因为是盐碱地,也没法种庄稼,但是建工厂倒是挺合适的,现在政府打算往外出售,价格肯定也比较低,好几家工厂都有兴趣,你要是想了解,可以去问问我表哥。”

彭天铭自己这一块厂房挺大的,没必要扩建的,但是这对沈烈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好几家都在盯着呢,不过我觉得你可以争取下,你才得了表彰,上了电视台,风头正好,上面对你印象都挺好的,你这个时候表示自己想积极扩大规模经营,需要一块地,没准就给你了呢。”

沈烈:“价格大概多少钱,这个知道吗?”

彭天铭便笑了:“要不我说大家都想争取呢,一亩地二百块,五十亩地也就是一万块,现在想建厂房的,谁也不缺那点钱你说是吧,所以好几家打听到消息的,都想争取。”

沈烈自然是觉得不错,现在他有三台梳绒机,还有三台没改造的梳棉机准备着,如果都安装上,就需要厂房。

要不然的话,只能像路奎军那样,拉着亲戚朋友一起干,分散化经营,把梳绒机安装到各家各户了。

但是那样的话,他不放心,他想集中管理,这样也能避免出事故的概率,交给别人,哪里管理不严格,出事了,那就不是小事。

所以从长远规划来说,有这么一块五十亩的盐碱地做厂房,那是再好不过,况且实在不贵,才一万块,对现在的他来说不算什么。

现在私人是不能开公司的,也怕万一成为阶级敌人,不过这倒是没什么,现在不少做生意的,其实都是把自己藏在“红帽子”下头,就是把自己私营的厂子挂在集体所有制单位名下,或者冒领集体所有制的牌照,这样就把自己的买卖藏在了社办工厂或者合作组织里头。

沈烈自然也想过生意做得稍微大一些后,他也需要挂靠。

他之前和社办企业的老胡聊过这个问题,老胡倒是很乐意,现在老胡负责的社办工厂上了梳绒机后,挣了一些钱,给大家分了,本来是好事,老胡觉得社办工厂终于保住了,可谁知道,厂子里不少人看出来这个挣钱,都想单干,能人都走了,老胡再能干,也是孤掌难鸣。

所以老胡提出过,想干脆把梳绒机折合给沈烈,依然挂着社办的名头,但是沈烈来负责这个工厂,以后就归他了。

当时沈烈觉得自己还没那么大能耐吃下,也就没答应,现在稍微有实力了,还得考虑别的,如果有这么一块厂房,这个事就容易多了。

彭天铭见沈烈有兴趣,便说:“那你赶紧去找我表哥,他帮你引荐国土局的领导,到时候你写一个报告,说一下自己的情况,人家会酌情考虑的。”

沈烈自然觉得靠谱,一时又和彭天铭闲聊了几句,彭天铭说她现在已经离婚了,彻底解放了,以后自在了。

“他如果再敢找我麻烦,我可就真让人揍他了。”彭天铭这么笑着说。

沈烈顺口道:“那你考虑再找一个吗?”

彭天铭微怔了下,之后笑了,淡淡地道:“找什么找,你看我这整天忙得不合眼,哪有时间,有那时间我先陪陪女儿。”

沈烈也就没再说什么,他心里想着,彭天铭和江春耕,看来是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