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5/6页)

为卫国的事加班加点已经耗尽他们所有心神,再也没有余力去揣测卫国战场具体是什么情况。

重奕动手的速度太快,连咸阳和位于易县的宋佩瑜都追不上他,更不用说周边的国家。

燕国收到赵国攻破卫国防线的消息时,还不知道漠县是少了十万赵军而不是五万。

燕国原本是打算等着有人攻打卫国,再开始调集兵马,以最小的代价喝口汤。

可惜赵国已经拿下易县,燕国甚至还没开始调集兵马,就算再怎么不甘心也有心无力,只能暗自祈求梁州睿王和黎国别让赵国太嚣张。

可惜黎国的情况和想法基本与燕国没差。

他们在边境倒是有驻军,只是等他们收到赵国攻破易县的消息,将消息传回黎京,再收到黎京的命令,然后出兵攻击卫国与黎国接壤的平县时,却发现城墙上的卫国旗已经变成了赵国旗,还有赵国左都督,慕容靖的苍鹰旗。

黎国惊讶之余下意识的怀疑,赵国早就拿下了卫国。

他们不久前才收到赵国攻破易县的消息,是赵国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

目的就是想引他们贸然攻击平县,一次性的打退他们。

黎国军队自认识破了赵国的‘诡计’,立刻退回国内,请示黎京。

另一边的梁州睿王,就没有黎国的好脾气了。

他知晓竭县外的赵军退兵的时候,还以为是咸阳处置宋佩瑜的旨意到了,特意设小宴与幕僚和亲近的下属庆贺了一番。

没想到他等了十天,没等到咸阳对宋佩瑜的具体惩罚,却等到易县已经改姓‘赵’的消息。

睿王气得当场将最心爱的茶盏砸碎。

他能以非嫡非长的身份获得老梁王的偏爱,还争取到许多人的支持,硬是从梁王手中抢下一小半梁州,自然不会是个傻子。

听闻易县被赵国攻破的消息后,睿王马上意识到,他自以为是的反击不过是又一次被宋佩瑜与吕纪和戏耍。

什么千金镜,什么从咸阳到奇货城的商队,还有五百两黄金……都是宋佩瑜与吕纪和给他下的套!

归根结底是想借着与他的矛盾,来遮掩赵国往奇货城增兵的真实目的。

表面上是宋佩瑜因为千金镜方子被他抢走而恼羞成怒,实际上却是故意误导所有人,然后趁着所有人不注意,对易县悍然出击。

宋佩瑜

吕纪和

他早晚要剥了这两个小狐狸的皮!

睿王立刻下令调兵,他要两线开战,应付梁王的同时,攻打与卫国接壤的廉县。

当眼前迷雾散去后,很多东西都会露出原本的形状。

睿王立刻意识到,梁王突然对他发起攻击,大概率也是赵国的手笔。

居然帮着外人坑他。

梁王,真是他的好兄弟。

如今只有趁着卫国被赵国吓破胆子以至于人心惶惶的时刻,狠狠咬下卫国廉县,才能在止损的同时保住他的威名。

睿王对卫国出兵的决心远远大于黎国,就算在廉县的城墙上看到赵国旗和朱雀旗,也没有任何退缩的意思。

廉县,他势在必得。

重奕的决心比睿王还坚定。

他绝对不允许有人抢他的东西,除非那个人是宋佩瑜。

睿王要战,他便迎战。

廉县作为不输易县的险要之地,让手头满打满算只有八千兵马的重奕,轻而易举的将睿王的五万兵马阻挡在廉县城墙下。

头一日,睿王打算奇袭,便没有战前叫阵,而是猝不及防的发起进攻,可惜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睿王也是沙场老将,马上通过第一日的佯攻判断,廉县内的兵马最多不超过一万,同时他也知道了廉县城墙上的朱雀旗是代表谁。

赵国皇太子,重奕。

睿王非但没因为头一日的失利而懊悔,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只要能拿下廉县,活捉赵国太子。

什么千金镜、宋佩瑜、吕纪和、琉璃香皂……不都是手到擒来?就算将他带来的五万兵马都拼尽,也是血赚!

睿王打算趁着廉县的赵军,处于人生地不熟且孤立无援的状态时,先声夺人,在气势上压死对面,然后硬冲上去。

东梁军在廉县城墙下整齐列阵,九面大鼓,二十七面小鼓摆放在阵侧,还有声音格外低沉幽远的号角。

鼓声与角声响起后,别说是城墙上的赵军,就连城内的百姓也都能听见。

睿王就是要让城内的百姓也听见,这些百姓本就憎恨赵军突然侵略,若是误会了他们是卫军,岂不是立刻就会在城内闹起来?

到时候赵军腹背受敌,城破的速度只会更快。

骑在白马上的睿王,很快就见到了重奕。

没办法,重奕委实太耀眼了。

周围都是穿着布衣轻甲,灰头土脸的壮汉。

唯有重奕,体态欣长肤色白皙,身上的黑袍也整洁飘逸,胸前还有昂首待飞的金龙,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赵国太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