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6页)

最后剩下魏致远,他也说要留在东宫小学堂。

永和帝神色复杂了一瞬,却没为难魏致远,连理由都没追问。

若是其他人都还在东宫小学堂读书,只有魏致远去詹事府补官了,反而显得魏致远像是排挤出去的一样。

“既然还想读书,你们就有个读书的样子。”永和帝痛心疾首的道,“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东宫小学堂上课的时候都是什么德行,要不是朕亲自请来了那些老师,托付他们照顾你们,多少老师都被你们气走了!”

众人纷纷低下头做愧疚状,心中怎么想的只有自己清楚。

“你还站着做什么?”永和帝指向人群中格格不入的人,“跪下!”

全程都在发呆的重奕无所谓的撩起袍子跪下。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见状也想跪,却被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上面走下来的肃王抓着肩膀拦住了。

永和帝开始和这些人翻旧账,从他们上课不认真到这次考核惨不忍睹,最后再到他们心太野,去了庄子竟然都不想回来了,光是列举罪证就用了半盏茶的时间。

大公主听见永和帝提起庄子就站不住了,说什么也要跟着大家一起罚跪。肃王拦都拦不住,又不敢太用力,怕伤到了大公主。最后只能松手,气呼呼的回到永和帝身边,终究还是让大公主和惠阳县主也跪下去了。

永和帝见状,语速蓦然变快,“好了,别在这里碍朕的眼睛,滚回东宫好好反省。”

“臣谨记陛下教诲。”众人异口同声的道。

放弃了就在手边的官,还挨了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大家的心情却都不差。

宋佩瑜回家后将在勤政殿的事说与宋瑾瑜听,宋瑾瑜没说宋佩瑜做的是对是错,只说宋佩瑜长大了。

宋佩瑜反而不好意思,沉默半晌才问宋瑾瑜族谱的事。

宋瑾瑜笑了笑,缓声道,“只要吕氏不想与我们撕破脸皮,就不会用族谱做文章,你就当是将族谱暂存在吕氏那里。”

宋佩瑜闻言露出牙疼的表情。

宋瑾瑜这番话,让他有种宋氏的老祖宗们存放在吕氏那的错觉。

族谱的事急不得,只能暂时放下。

十天后大朝会上,永和帝正式宣布要重设詹事府。

当朝下旨由何人补詹事府的哪些官职,从宣布重设詹事府,到詹事府人员整齐,只隔了个大朝会的时间。

回到东宫后,宋佩瑜仔细整理了詹事府官员的资料。

正三品的詹事出自吕氏,按辈分是吕纪和的小叔,却只是个旁支,本人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从光禄寺卿到詹事,算是平调。

正四品的少詹事分别出自穆氏和宋氏,还都是宋佩瑜的熟悉的人。一个是宋景明大婚时,慕容靖带着宋佩瑜认的‘老叔’申亮,一个是宋佩瑜的三哥。

下面的官员也无一例外的出自世家。

看完全部名单后,宋佩瑜严重怀疑,永和帝是不是将詹事府当成提前养老的会所。这些官员任命出来怎么看都不是为了辅佐重奕,而是不得不给他们个官,正好将他们丢来詹事府,省得反倒给朝堂添乱。

虽然这么说很对不起三哥,但三哥若是有为官之才,也不会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理族中庶务。

短暂的失望后,宋佩瑜就将詹事府暂时抛在了脑后,他发现他突然闲了下来。

之前他忙着开芬芳庭、茗客楼和火锅铺子,还有良种和玻璃、火药,同时还要兼顾查阅大量资料,拟定詹事府。

如今铺子都开起来了,且生意红火稳定,完全不用宋佩瑜担心。

良种也都种在了重奕的皇庄里,宋佩瑜还专门从梨花村招了几个人来咸阳照顾良种。

对待玻璃和火药,宋佩瑜已经学会了佛系,除了固定拨过去的投入,绝对不会再上头。

自从能稳定烧制出琉璃后,宋佩瑜干脆花钱买了个新庄子,专门烧制各种各样的琉璃,他计划要等到明年再开个琉璃铺子,不仅会卖茶盏和首饰,还有许多有趣的小东西。

如今詹事府的事也尘埃落定。

甚至连计划外的制酒庄子也开起来了,还有了能制作出香水的预兆。

所有事情都是超常完成。

自从去了庄子就闲下来的宋佩瑜发现,就算回了咸阳,他依旧无所事事。

除了上课,再没有其他事可做。

还挺不适应。

宋佩瑜耐着性子认真听了几天课,再有闲暇时间就用来陪重奕消遣,或是看人打麻将,或是听书品茶,没几天就受不了了这提前开始的养老生活。

沉思之后,宋佩瑜决定没事做就找事做,他要给东宫搞装修。

最初燕国坐拥幽州和翼州两地,咸阳和洛阳并为两都不分先后。因为燕国要抗衡来自西北方的吐谷浑,反倒更侧重于咸阳。

皇帝长年留在咸阳,大臣自然要跟着皇帝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