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这样的人(二合一)(第2/3页)

他放下那奏本:“揭帖呢?”

庚昏晓从袖囊中拿出那揭帖,远处案几前的太监便已起身过来,对他道:“庚大人,给我吧。”

庚昏晓这才发现这位乃是司礼监掌印傅元青。

他一怔,傅元青已从他手中轻轻拿走了揭帖,放在案几上——那里大约堆了有二十来张类似的揭帖,看来早晨得到消息面圣的并不止他一人。

少帝道:“赖立群你继续讲吧。”

赖立群应声是,便道:“今日东厂得了消息,诸位京城大员门前都贴了类似的揭帖,便紧急联系北镇抚司去搜查。臣这边请示了曹秉笔,又和白大人通了气,在京城里敲了各位大人的门,林林总总怕是印了有五六千张,被咱们查得阅览过的也有近三千余份……”

傅元青做完这些举动,并不走入人群,依旧孤零零一个人在龙案后提笔记录,似乎所议之事与他无关。

庚昏晓便想起这几日的朝中的谣传。

傅元青办事不利,惹怒少帝。

如今司礼监由曹半安代管,连北镇抚司的提督权,也给了曹半安。

傅元青空顶着司礼监掌印之职,已沦落到凄惨境地。

他移回视线,见浦颖也正看着傅元青皱眉。

两人视线正好搭上线,互相看了一眼,庚昏晓垂下眼帘。

*

傅元青听赖立群称述,又看少帝发怒斥责。

如今他置身事外,便瞧方泾与赖立群陪他演戏……过了一会儿百无聊赖的拿起身边揭帖。

那揭帖写得工整,走了八股文的写法,文采斐然,风格熟悉的很……不出意外,怕是苏余庆的手笔——瞧不出来,表面老老实实的,私底下陪着皇帝发疯。

雕版印刷的样式虽然做得粗糙,可基本功扎实——他一眼就能看出是司礼监经厂能人巧匠雕刻。

……大约是陈景演多了,他已能从少帝这套行云流水之中,瞧出他什么时候是真的生气,什么时候是假的动怒。

少帝一封《忧宏疏》,贴出去不过几个时辰,就分辨了忠奸。

今日敢来养心殿面圣陈情的,大多是看开了生死,将社稷摆在前面的。名字他已经记录下来,造册后留给少帝,未来用人选拔,便不忧心。

更让他欣慰的是少帝这纵横捭阖之术,已远超他年岁阅历。

假以时日,必成一代明君。

盛世指日可待。

“傅元青。”少帝似乎感觉到了他在出神,唤他名字。

傅元青收笔起身:“奴婢在。”

少帝点了点面前的茶碗:“凉了。”

分明是故意。

此话一出,诸位大臣瞧他神色复杂,耐人寻味。

他应了声是,上前为少帝换茶,待一切事毕,方才回到龙案侧提笔继续记录。

又议了半个时辰,中途过来的大臣,多了七八位。少帝终于结束了这次安排,诸位重臣告退。

他行至少帝面前,作揖道:“陛下……”

“阿父想见浦颖?”少帝端起茶来问他。

“是。”傅元青说,“有些许日子不曾和浦大人说话,想问个好……”

少帝看他,过了好一会儿终究是心软了:“你替我送送他吧。”

末了有些不放心,对他说:“不准多聊别的,快去快回。”

傅元青点头:“谢陛下。”

他从东暖阁退出来,快步几步出去,正好瞧见在尊义门的庚昏晓:“庚大人。”

庚昏晓一怔,回头瞧他,平揖道:“傅掌印。”

“庚大人去哪里?”

“回六科廊。”

“正好,我便去一个方向,与大人一同走走。”傅元青说。

*

两人从尊义门出来往六科廊方向走,待走了几步,周围侍卫少了,庚昏晓忍不住问他:“傅掌印,下官自问这些年参奏内监之弊不少,因矿税盐税贪污下狱的内官大有人在,又不曾在朝堂上留过什么情面。不知道为何大人会看中庚琴入宫为后?”

傅元青对他说:“那些因贪墨的内监,本就违背例律,因受刑罚严惩。为何大人会以为傅元青会因此有偏见?”

庚昏晓没料到他这么说,一时没了言语。

“再说后位人选一事,我虽然有举荐,并未一味力荐,还是陛下最后看中大人世家清廉,令妹品性高洁。”傅元青笑了笑,“傅元青不过宫人,大人抬高看我了。”

后面这句便有些自谦,庚昏晓只能拱手道:“是下官以小人之心度掌印胸襟。惭愧。”

“大人为户科给事中,也应曾多次上言户部之事。所言所谏,逻辑缜密、证据确凿,直针时弊,入木三分。”傅元青对他说,“官者三法:清、慎、勤。大人皆得……我在宫中拜读大人奏疏,很是佩服。”

“掌印谬赞了。”

傅元青在华盖店御阶下停下脚步,对他说:“我便到此处了。”

“好,那下官回六科廊。告辞了。”庚昏晓转身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