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红线(第2/2页)

静闲,语闲、心闲、笑闲四位在临水亭中畅饮美酒,听对面楼上伶人缥缈歌声,拿着月老殿中求来的红线畅想哪日可得红袖添香。

那日月升的早。

嫦娥仿佛在月中起舞,欧鹭在渔歌唱晚中归舟。

天下之大,不足他们万里胸襟。

浩宇虽高,也得仰视凌云壮志。

几人已醉。

然而就在那时,火神庙内轰隆一响,祭祀火神的炉鼎坍塌,炉灰扑灭了那盏长明灯。

然后一场大火,湖对面的琼宇楼也没了。

*

傅元青收回思绪,又抓了一把炒米。

“路上的炒米,都不怎么精致,老祖宗不喜就少吃些。”陈景说。

傅元青却道:“不错。”

“老祖宗骗人。”

“是真的酥脆,米虽然不好,但是炒得火候恰到好处。”傅元青说,“以前陛下小的时候贪嘴,总爱积食。我便让司礼监的厨子做一些,给陛下吃。”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傅元青仔细去想:“很久了……陛下刚登基那会儿不过七岁,朝中波澜暗涌有言论说秦王想要归朝摄政,取而代之。太医院没有可信之人,陛下患疾也不敢声张,便只能我私下翻翻医书,想些办法。”

“想必那时很难。”

傅元青又抓了一小把炒米,放在掌心,细细数了一下,是十三颗。

像是这一晃而过的十三年。

“确实很难。”傅元青道,“以前陛下年幼,便安排了宫中女官侍夜。我也心思简单,没有放可信之人在少帝身旁。那年冬夜,便有三个宫女乘少帝熟睡,压了十几层被褥在少帝身上。若不是曹半安在配殿歇息听见异响……少帝怕当时就没了。这三个宫女咬舌自尽,死也没说出幕后主使是谁。”

“没有其他可靠之人了吗?”

他将剩下的炒米包好,塞回陈景怀中:“太后非陛下生母,无法依靠。前朝诸位阁老又各有各的家族利益,并不真心为陛下操劳。秦王……秦王原本是先帝的三哥,封藩于秦,便是现在,陛下无子嗣,秦王依旧是帝储人选。唯有无处可去的宫人们只能依附陛下,反而成了与陛下休戚相关的不二人选。”

“皇上那日那么对老祖宗,老祖宗不生气,还为他说话?”陈景问他。

傅元青抬头去看天。

“说了陛下也很孤独,高居庙堂,除了奴婢们便没有任何可亲可信之人。紫禁城锁住了数万宫奴,又何尝不是锁住了帝王呢?”傅元青轻轻叹了口气。

皎洁的月升了起来。

与夕阳有些呼应。

只是相隔太远,都显得孤单。

“老祖宗为何带我来海子?”

“难得清闲,便带你来散散心。”傅元青道。

陈景垂首坐在亭子的一侧,摊开掌心,不知道看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道:“我这几日消沉,老祖宗看出来了。便特地带我来这里,想让我高兴些。”

“我陈景何德何能,值得老祖宗这般上心?”陈景道,“若老祖宗并不真心实意喜欢陈景,便不要这般待我。我……我受不住。”

“我为什么不是真心实意?”

陈景别过头去:“老祖宗说要与我做假夫妻。”

他说完这话。

便有些提心吊胆的期盼。

可傅元青没有答他。

陈景的心有些凉,像是要往海子里沉下去。

接着,他就感觉到傅元青坐在了他的身旁,又握着他的手。他轻微的挣扎了一下,并不算十分真诚的想要挣开,于是便又让傅元青紧握。

接着傅元青把刚从月老殿内求来的红绳系在陈景手腕。

“老祖宗?”

傅元青垂目看着那红绳,有些不舍的抚摸那条红绳,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我又有些私心。”

他抬头看陈景,温和的说:“若真有来生,我便去找你。只是不知道那时,你还记不记得我。”

傅元青眼神清澈,映照着柔和的月光。

陈景情不自禁,在波光粼粼中,拥吻了他。

*

夜终于深了。

苍穹成了藏蓝。

离开时,傅元青感慨:“夏日这里碧绿接天,很是波浪壮阔。只是不知道,那会儿还有没有机会再带你来看看。”

“会有机会的。”陈景说,“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