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留中(第2/3页)

曹半安笑道:“老祖宗还是心疼大都督,知道他嘴刁。”

“嗯,让刘玖进来吧。”傅元青说。

过了一会儿,刘玖便由十来个御马监太监抬着浩浩荡荡的入了司礼监衙门,他昂首挺胸的从凳杌上下来,又让人搀扶着这才缓缓入了司礼监。

人逢喜事精神爽,刘玖一张脸也显得光彩照人,看傅元青都瞥着瞧,进来也不行礼,走到对面椅子上,自有小太监端了软垫过来,给他铺好,他才坐上。

季茹奉茶,被他瞧见。

刘玖笑了一声:“哟,司礼监还兴捡破烂儿的呀,这御马监不要的货色也被捡了回来。”

季茹年龄小,红了眼,颤颤巍巍地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季茹,下去吧。”傅元青道。

季茹应了声是,连忙退下了。

刘玖半笑不笑地,用帕子盖在指尖,捏起茶碗托,瞥了一眼茶叶:“这都什么茶呀,去年的陈茶吧?咱家可喝不下。程创啊,把咱爱喝的武夷茶给老祖宗送二斤过来。”

“是,厂公。小的知道了。”程创笑道,“总不能让司礼监喝得还不如外面茶楼,跌了份子是不是?”

傅元青也不跟他计较,问:“今日要盖印的奏疏可送来。”

“自然是送来了。”刘玖招呼了一声,下面的太监便背着封黄条的黄袱箧入内,当着傅元青的面打开,“老祖宗让守规矩,咱家也是守规矩的。”

程创从箧内拿了奏疏出来,一本本都带了批红,又有票拟可查,交到曹半安手中,曹半安小心放在了案几之上,又从内间捧了十六宝玺中的皇帝之宝出来。

等一切事毕,傅元青便下榻走到案几边,将一本本奏疏打开仔细阅览后,盖上皇帝之宝。

刘玖也着急,一边喝茶一边瞧着傅元青,虽然皇帝已经一个多月不曾御门听政了,可光是有了上朝议事的权力,就已经是无上的权柄。

虽然前几日被赏蔑十下,也不过是不轻不重的小惩戒,皇帝还是呵护他的。

他隐隐觉得自己已经得了宠,要把傅元青踩在脚下。

刘玖的心思便远了,眼神也飘向案几上那个司礼监大印。恍惚中仿佛自己已经在司礼监坐堂,听所有人唤自己老祖宗了。

“刘厂公?刘厂公?”曹半安唤他。

刘玖回神,发现所有人都瞧着他,咳嗽一声:“怎么了?”

“老祖宗问话呢。”

刘玖看傅元青,傅元青手里拿着本暗红色皮子的奏疏,正摊开,问:“此奏疏已批红曰准奏。想请问刘厂公可曾呈报陛下详阅?”

“什么?”

“此奏疏乃是由内阁首辅於阁老草拟,礼部尚书师建义和文武群臣六十余人联名上书,奏疏内文,孝贤太后岁末便要过四十大寿,依照《上尊号徽号仪》想要为太后增徽号【注2】。由原来的‘孝贤恭安皇太后’增至‘孝贤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

刘玖心里咯噔一声。

他图省事儿,又想讨好内阁,便让程创对所有内阁票拟为可的奏疏批了准奏、速办等字样。如今却让傅元青抓个正着。

“太后要过四十寿辰,增上徽号也是礼仪中事。自然是准奏。”刘玖嘴硬道。

“所以陛下并未御览。”

刘玖有些心虚了:“有什么问题吗?这些奏疏没什么军国大事,主子百忙,不必事事亲躬。”

傅元青缓缓合上奏疏道:“其余的我已经盖印。上太后徽号的奏疏便留中不发吧。”

刘玖一愣,怒了:“傅元青,内阁票拟,咱家批红,又已抄送六科廊的奏疏。你凭什么留中!”

傅元青不与他多言语,已将奏疏装入明黄锦囊中,又系好带子,对曹半安道:“陛下最近不愿见我,你速去大内,进养心殿,送与陛下阅览。”

“是。”曹半安道,“那老祖宗呢?”

“酉时快到了,我去内书堂接陈景,便出宫去了。”

“你心机小人,先诓骗咱家言语。又要留中陛下没看过的奏疏。是不是要告状?!”刘玖跟在他身后骂道。

傅元青已走到门口,季茹送了氅过来,他披在肩头,又对曹半安道:“跟六科廊掌司说,此奏疏的抄本不要给给事中们传阅,更不要下放前朝官员。”

“明白,老祖宗放心,我路上就让人过去传话。”

傅元青走到门口,凳杌备好,他想了想对曹半安说:“你坐杌去吧,要抓紧点儿。此事不小。”

“是。”曹半安不推辞,上杌就走了。

“曹半安,你站住!”刘玖怒斥,见拦不住,又骂傅元青,“傅元青,你信不信咱家让陛下拨你官皮,让你凌迟?!”

傅元青收回视线看他,叹了口气:“刘厂公,曹秉笔是在救你。”

“救我?”刘玖气笑了,“傅元青你说话能不能长脑子?你把咱家批红的奏疏留中还宫,你告诉咱家你是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