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2页)

刚走到门口,迎面过来一个人。

“陆老师。”

她笑着,用嘴型喊出来。

陆柏声递过手里打包的一份关东煮,说:“刚才请那帮孩子们吃东西,给你顺便打包了一份,不知道你爱吃什么,我就都拿了一点儿。”

“谢谢陆老师。”蒲晨依旧用嘴型无声说出来。

陆柏声来店里在蒲晨那算是家访,她感激陆柏声对自己这么关心,对爸爸也如此尊重。

蒲晨拿着那袋打包的关东煮回家去,留他们两人在店里聊天。

蒲万里见女儿班主任过来,忙放下手里的活,脱下手套去泡茶。茶叶是新买的,特地为了招待陆柏声准备。

陆柏声常过来,不管是蒲晨还是蒲万里,连周围街坊邻居都习以为常。她们说蒲晨命好,遇到这么负责的好老师。

蒲晨在小学四年级时,一家人遭遇车祸,当时她也在车里,母亲走了,父亲搭进去半条命,她也受了重伤。

后来,蒲晨的声带发声病变,治不好,自那之后再也无法说话。

接连的打击,那几年蒲晨基本处于自我封闭状态,除了爸爸和姑姑,她不跟任何人交流。

这半年,蒲晨性格变得开朗不少,脸上也有了笑容,学习上尽管仍然很吃力,但进步不小,也愿意主动去学习,功劳有一大半是陆柏声的。

蒲万里无法表达对陆柏声的感恩,每次陆柏声过来他只有泡一杯茶,聊表心意。

陆柏声坐在门边,热茶放在活动矮几上,他示意蒲万里接着忙。

他会简单的交流手语,这半年来跟蒲万里学的。

离元旦不远,陆柏声和蒲万里聊完蒲晨这次月考情况,问蒲晨元旦假期有什么安排。

蒲万里:【应该没什么安排,她不爱热闹。】

陆柏声没打算回北京,他不想回陆家,到时随便找个借口应付家里人,说在国外谈项目,没空赶回去。

他跟蒲万里说:【我假期在苏城,要是蒲晨没事,可以让她视频找我补课。】

陆柏声经常辅导蒲晨,不止英语,数理化也是陆柏声的强项。

蒲万里哪好意思在假期里打扰,陆柏声看不懂复杂的手语,他在白板上写到:【放假了你好好休息,文心说不定也回来,她读书那会儿成绩好,晨晨不会的问她,不能总麻烦你。】

陆柏声一直看着白板上‘文心’那两个字,思绪飘远。

蒲万里写好又看一遍白板,发现不妥,他在‘文心’这两个字下面划了一道,解释道:【文心是晨晨的姑姑。】

陆柏声回神,点点头。

直到外面天色暗下来,陆柏声才起身告辞。

小巷子里正热闹,熙攘的车流和人潮,拥堵不堪。

蒲晨打开阳台上的一扇窗,趴在窗台上吃着关东煮,凝神看楼下热闹的街市。小时候她最爱站在这里往外看,那时身高不够,要踩在凳子上。

每晚她都站在窗口等妈妈下班回家,她总能在那么多人里一眼看到妈妈,然后大声欢呼“妈妈!”

妈妈站在楼下仰头看她,声音总是那样温柔:“猜猜妈妈今天给晨宝买了什么好吃的?”

她说:“糖果!”

妈妈说:“不对哦,妈妈给晨宝买了关东煮。”

一杯关东煮吃完,蒲晨回神,擦擦眼泪,关上窗户写作业。

今天作业不多,十点不到全部完成。

爸爸还没回来。

今天比昨天还低一度,零下九度,苏城从来没这么冷过。

蒲晨换上厚外套,去店里接爸爸下班。

蒲万里正把白板往屋里搬,打算关门回家,看到女儿出现在面前,他问她这么冷天怎么下楼来了。

蒲晨说不冷,帮着爸爸把所有修车工具收拾进屋。

爸爸拉上卷帘门锁门,她站在门口,无意间朝斜对面那家烧烤店扫了一眼。真是巧,她看到了秦与颀长的身影,他在等烧烤打包。

看来一份关东煮不够他吃,他又出来觅食。

不知道他作业写没写完。

蒲万里拍拍女儿的肩头,问她吃不吃烧烤?

蒲晨忙摇头,闻闻味道就好,太晚了吃烧烤发胖。

她挽着父亲往家走。

路灯下,影子一长一短,紧紧偎依在一起。

蒲晨目视前方,对着空气说道:“班主任的办公室在三楼,第二间。”然而什么声音也没有,只哈出一团白色水雾。

水雾很快消融在无边夜色里。

要是她能够说话该多好,哪怕就只能说几个字,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