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3页)

石太福晋看着娜仁,也是眉眼带笑:“你打小就爱吃石嬷嬷做的咸口青团,人都说北方的孩子爱甜口,你却不是了。”

“只要做得好吃,我什么都爱。”娜仁道:“不过我也有不爱咸口的,肉粽我就实在吃不下去了。”

石嬷嬷低声道:“不怪您说,老奴这些年,也深觉得咸口的粽子没有甜口的好吃。”

“那是你老了,老了自然爱吃甜口的。”太福晋嗔她:“快去端点心,别在这儿闲磨牙了。”

清梨端着石太福晋的药碗在手上轻轻吹着,含笑看她们说话。

石太福晋等石嬷嬷出去了,殿里只有她们三个,喝了口清梨喂过来的药,拧眉道:“药碗给我罢了,一口口喝怪苦的。”

清梨抿嘴儿一笑,双手将药碗递了过去:“不怪您说,晚辈也觉得怪苦的。”

“休学她说话,学不出个好的。”石太福晋指的自然是石嬷嬷,她口中如此说,眉眼间的亲近信重却是实打实的,此时用了药,清梨忙端清水漱盂与她漱口,娜仁从旁边小几上抓了把果子递来,石太福晋拣了颗甜的嚼了嚼,方对清梨道:“若是恼了你身边那个,发落了也没什么。”

她说着,便转过头去自与娜仁说话,仿佛只是随口与清梨一提。

清梨却愣了半晌,然后反应过来,坐在那里翘着唇角微微笑了。

春日,娜仁的永寿宫多半是繁忙的,竹笑带着麦穗可着庭院打点,前头还好说,后院里那葡萄架子却得好生照看,又得将花坛里的花打理着,院子那些花木剪枝的剪枝、培土的培土——那些可不光是花木,安人还指望着它们结果子呢。

光是桃、杏、李三样便足够令人期待的,她当日在慈宁宫花园种下的,这两年结果都不错,可谓丰收,也是宫中一景。

康熙玩心上来,恨不得把御花园都改成御果园了,到底太皇太后拦着他,才没成。前年到底却在南苑里劈出个地方单种这些果树,还道等到他日结果就到那边玩去。

不过娜仁看,结果得有日子了。

她去年又在前头庭院里离石榴树不远的地方折腾出一棵樱桃树来,是那种指甲盖大小的中国本土小樱桃,果实酸酸甜甜的,还是点果子露好喝。

那东西北方居多,太皇太后在盛京住过,还记得那酸爽的滋味,听说娜仁折腾起来,便全力支持,当时还感慨:“这些年宫里得了贡上的都是大樱桃,甜是甜了,却不比那个酸的有味。”

“可是当年盛京的味。”太后在她旁边搭茬,对那樱桃也有几分期待——她倒没在盛京住过,但听太皇太后的描述,还是值得想一想的。

娜仁前世小时候常住过北方姥姥家,姥姥家院子里就有一棵那样的樱桃树,结了果红彤彤的不大点,一个枝头上满满当当一簇簇地,几乎要压弯了树枝儿,采下来当零嘴,酸得倒牙不过吃个新鲜,若是加了冰糖熬成糖水,在井水里一湃,冰凉凉、酸酸甜甜的,入口可美了。

再有,如今她想着,若熬成果酱,八成也是好吃的。

怀揣着这样的期待,永寿宫的前院又添了东西。

那玩意倒是爱活,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结果丰收。

转眼四月,永寿宫庭前的石榴花已开,娜仁命人采下一些,用竹编的精巧小篮子盛着,每个里头十来朵,送给宫中素日关系不错的嫔妃。

如皇后自然是不可少了的,清梨、昭妃、佛拉娜是不可或缺,仔细一算,她在宫里竟然算得上是交游广阔了。

当然友好范围是4/7的,董氏是素来交情浅,都没说过几句话,不算在里头。

纳喇氏不过点头之交,二月里她把娜仁得罪了一番,虽然也没结仇,但娜仁也不可能‘折节相交’啊,那不是记仇的娜仁女士的作风,她也不会为了端水强行友好。

左右也不算很讨厌,自那一次之后纳喇氏对娜仁可谓是毕恭毕敬,御花园里碰上了都得对她行个大礼那种。

乌嬷嬷后来说她可能就是试探娜仁一下,没想到试探一脚就碰上了硬茬子,自然只能恭恭敬敬地。

硬茬子本茬娜仁对此不做评判,反正关系就那么处着吧,也没真打算和她亲如姐妹。

纳喇氏是个圆滑人,好不容易出头试探一次,脚就踢到铁板上了,险些伤了自己,这样下来,也是挺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