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第2/3页)

洪文认真打量,“东西不怎样,单看配在什么人身上。”

嘉真长公主桃腮泛赤,有点害羞又有点高兴,“偏你油嘴滑舌的……”

洪文正色道:“天地良心,微臣句句发自肺腑。”

正好一阵风吹来,万千柳丝飘飘荡荡,洪文顺手抓住一枝,“不如我再编个小篮子给公主玩如何?”

嘉真长公主心中欢喜,嘴上却道:“谁没见过篮子不成?”

洪文略一思索,“也罢。”

说完,就掐下两根嫩柳枝,一边琢磨一边编造起来。

嘉真长公主看得有趣,不自觉凑过去,两人几乎头挨着头,彼此的呼吸都能感觉得到。

洪文手头动作一顿,微微侧脸看了眼,就见她清澈的眼底满是自己的影子,不觉心头一片柔软。

觉察到他的注视,嘉真长公主也望过来,脸蛋红红的,低声道:“看什么……”

说着,也觉得自己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有些不妥,便往后退了一点。

温热的呼吸在短暂的交缠之后迅速分开,两人对视一眼,甜蜜之余难掩遗憾。

若得余生都这样就好了……

日头渐渐升高,明亮的阳光倾泻在湖面上,映出波光粼粼一大片,好似谁家碎银都揉碎了似的。

洪文一行编,一行拆,最后了然地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他重新折了两根柳枝,果然再动手时便已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不多时,一只两耳直竖的玉兔渐渐成型。

在一旁伺候的宫女太监们忍不住低呼出声,都看得眼睛都直了。

洪太医手可真巧!

洪文缓缓吐了口气,将那兔子细细端详一回,这才弄了根柳枝提着递给嘉真长公主。

嘉真长公主爱得不得了,满面放光的样子活像天真的孩童,“真好看,难为你怎么想得出来!我很喜欢。”

洪文蹲下掬水洗去手上的汁液,“这些东西都是一通百通,不过略费一点心神。”

方才掐柳枝弄了几片叶子在身上,洪文才要歪头去拍,余光却看见树下一个小孩儿,顿时就乐了,“殿下什么时候来的?”

三皇子耷拉着眼皮瞅他,“大约一刻钟以前。”

洪文:“……站的地方怪隐蔽的,微臣竟没瞧见。”

三皇子:“……呵!”

我就算挤到你俩中间又能如何?

洪文被他看得心虚,忙过去把小孩儿拉到这边树荫底下,“怎么跑这儿来了?”

三皇子的脸色突然黯淡,却还故作不在意,“你管我呢。”

洪文一愣,旋即明白过来。

正逢佳节,后宫诸位娘娘的娘家人都进宫探望,素来跟他形影不离的五皇子自然有文妃带着去跟外祖父家的人说话,六公主也是如此……偏三皇子生母早逝,外祖一家远在外地,难免形单影只触景生情。

洪文在心中暗叹一声,揉了揉小孩儿的脑袋,再看看嘉真长公主,忽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宫中无趣,不如咱们去外头逛逛,那青龙朱雀两条纵横大街上都挂满彩灯,各色耍把戏卖艺的都来了,热闹的不得了。”

嘉真长公主怦然心动,三皇子眼睛也亮闪闪的,一大一小对视一眼,都跟着点头。

只是他们今日都是盛装,少不得先回宫换衣裳,再跟隆源帝和太后报备。

隆源帝和太后也知道他们小年轻对宫中交际不感兴趣,也就准了,又叫人准备散碎银子,又特意拨了十来个侍卫换上各色便装,潜入人群沿途护送长公主和三皇子。

稍后三人坐了大马车出宫,才跟守门侍卫验了腰牌,嘉真长公主就长出一口气,“可算出来了!”

越到年节,进宫的人就越多,纵使她对外宣称不理事也架不住有人求上门,烦也烦死了。

三皇子都没顾得上做声,早透过翠玉竹帘之间的缝隙贪婪地观看街景。

在宫外,没人知道他是没娘的三皇子……真好。

中秋和春节是大禄朝最重视的节日,一般提前半月就能看见苗头,今儿是十三,大街两旁都竖起桅杆,一盏盏彩灯从这头挂到那头,遮天蔽日好不壮观。

玉兔和嫦娥是中秋节的老人了,三人下车走了没几步就看见好些玉兔彩灯,但嘉真长公主都觉得不如那柳枝编的小兔子。

洪文原本还想带他们去吃春兰的五香油饼,可回想起上次被人“围攻”的经历就心有余悸,也只好择日再去。

这两天出来逛的大多拖家带口,好些跟三皇子年纪相仿的小孩儿大说大笑追逐打闹,或是缠着父母要这要那。

洪文见两个十岁上下的男孩子挑着狮子滚绣球的彩灯跑远,下意识低头看看三皇子,就发现小孩儿脸上泛着向往。

“我也给你买一个?”

三皇子骤然回神,脱口而出,“我是大人了,才不稀罕那些小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