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文学以及经济发展(第2/4页)

好的本笔者,就应该一天出一本书!

市面上的书越来越多,牟取暴利的人也越来越多,开始出现盗版书籍,正版笔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于是不得不由朝廷出手,成立了专门的出版局,每一部大批量印刷的书都要经过报备,拿到可以印刷的书号才可以,不然就是违法。

这般施压之下,出版市场才开始规范。

折青当时还感慨,就这么会功夫,出版局都出来了?书号都好出来了?

她当时签字的时候,还觉得有些恍惚。

不过事情都是朝着好的方面去的,这八年里,她一步步走到今天,也算是厚积薄发。

文化方面,是百花争鸣,经济方面,六月也是了不得。因为航海队在不断的购买东西。

孙香拿着报表越看越喜欢,看罗玉松的目光也好很多了。虽然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他家阿香婚前婚后两个样,婚前还对他玉松长玉松短,高兴的时候还喊一句松松啊——。

尾调又甜又腻,听的人心里蹦蹦跳跳。

但是婚后也不知道是哪里惹着她了,每天好像都看他不顺眼,【松松啊】成了怒吼的罗玉松,火气大又狠,听的他心也蹦蹦跳跳——吓的。

见她最近脾气好,罗玉松就赶紧给她捶背捏腿,生怕再将人惹怒了。

孙香倒是没有察觉罗玉松的异样,她一门心思沉浸在赚大钱的欣喜之中。

跟西域的丝绸之路如今只是小意思了,这航海的利润,简直是太有道了。

于是这次看霍布森等人的目光都好多了。

她也开始学起了西方语言,一口一句多买点,可以讲价,已经是最低价格了等等。

因为要跟西方人合作,所以之前已经看起来迅速繁荣起来的京都变得更加热闹。这简直就是一场盛世。

“这是才半年的城池吗?我看着不像。”

一位原秦国百姓,如今越州之商惊叹道:“这也……这也太快了。”

旁边的人就道:“这里好歹是京都,按照如今的说法,便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能发展不快吗?”

如今的禹都,已经不是以前的楚皇都可比的了。

从莫启接手开始搞基础建设和兴建各种的设施设备,到如今的霍布森等人进京,也不过是大半年时间。

这种发展速度,已经是不可比拟的,没有任何一个城池可以比。

西边各州的学子为了自己的梦想,都朝着这边奔赴而来。二十四州的商队,都带着不同的货物也来到这里,西域的香料,瓜果种子,骏马,青州的农副产品,铃州的盐,木州和徐州的丝绸和布匹以及茶叶,朝州的煤矿,闻州的糖,丝州的麻和蚕丝等,都不断的涌向了这个新京都。

但是最近在京都最为卖好的,便是新研发出来的卫生纸。

折青刚来这里的时候,禹国还用着名贵的可以书写的纸作为卫生纸,后来卫生纸慢慢的改革,慢慢的软化,但到底还很硬。

她因为事情太忙了,那时候还忙着吃饭的事情呢,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上面,所以一直都是慢慢来,这次的卫生纸改革,也不是她提出来的,而是由民间一个学理科的人做出来的。

这种软软的纸一出来,就成了所有人上厕所喜欢用的东西。而且这种卫生纸卖的并不贵,迅速成了畅销品新贵。

有些没见识的商人买了之后自己用,还舍不得扔……虽然最后也扔了,但是好舍不得啊。

燕商迅速的发现了这一商机。如今燕跟禹好像各自为营,边境暂时和平,两国的边境也没有禁止人出入,所以趁着这时候,能买一些就买一些吧。

只有海航队的人十分伤心,因为他们不敢买。海上潮湿,别的东西还好,卫生纸是真的不敢买。

只要入了水,那就是亏本生意了。

不过这种卫生纸的生产并不是什么不能外传的秘方,于是霍布森得到秘方后,道了一句:“禹国真是遍地是宝藏,全看你怎么来挖掘。”

于是在禹国寻宝,就成了各西方人的乐趣。

他们有他们的乐趣,孙香数钱也有自己的乐趣。她早上出门,晚间归来,罗玉松已经布好了饭菜,一个劲的让吃。

孙香看了一眼,发觉都是素菜,一桌子菜都是淡淡的口味,她皱眉,因着心情好,说的也暂时有耐心,“松松啊——怎么没有辣菜?”

罗玉松就道:“阿香,你要冷静,接下来我要说的,你一定要认真的听。”

孙香点头,放下筷子,“你说。”

罗玉松就请了隔壁的于太医过来,道:“你让于太医帮你诊脉。”

孙香好奇,“我没有病啊。”

罗玉松:“就诊脉试试,试试。”

孙香无奈,“麻烦你了,于太医。”

于太医如今也住进了平安巷子里,来一趟快的很,再者说,他从医馆刚忙着回来,根本没有煮饭,所以来这里,还可以蹭一顿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