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养猪(第3/3页)

夏露浓道:“每天要伺候猪也不容易。”

“还行,你们要是抽不出手,雇别人养也成。像叶八成家,他就一个月花一二十斤米,让金花家帮忙养着了。”

夏露浓:“还能这样?”

“当然能啊,你们不是忙嘛,托人养一养也用不了多少米。”

吕晴萱道,“我看你家换了那么多花生,等一榨完油,就有大量的油粕,正好用来喂猪。油粕拌点番薯藤,那猪吃了,肉蹭蹭蹭往上涨,四五个月就能出栏了。”

夏露浓先前也是考虑到油粕,才有些想换猪。

至于番薯藤,基地种了那么多番薯,番薯藤可以反反复复割,用米换一斤米就能换到一大堆,十分方便。

夏露浓看他哥一眼,问:“三斤米太贵了,两斤八行不行?我听说你家好几头猪崽就是用两斤八的价格换出去。”

吕晴萱没想到他还打听到了这个,瞪圆了眼睛看他,脸上一副惊奇的表情。

夏露浓这些日子晚上去广场上混不知道听了多少八卦,心里有数得很,当即淡定回望。

吕晴萱心疼道:“我这批猪崽可比上次那批好。”

夏露浓:“嗯。”

吕晴萱等他接下来的话,没想到他“嗯”完就没了,不由愣愣地又看了他一眼。

夏霍渠看得满眼都是笑意。

三人回到家中,夏霍渠将猪崽放在走廊里,招呼吕晴萱进去喝茶。

吕晴萱也没同他们客气。

几十斤米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夏霍渠将这事交给他弟谈,自己老神在在地给他们筛茶。

他家喝的茶是竹叶茶,也是从集市上换的,不是什么好茶,就喝个味。

夏露浓心平气和地和吕晴萱商量了会,最后以一斤生猪两斤八两米的价格将她那三只猪崽全换了过来。

这三只猪崽都是公猪,一只重十七斤七两,一只重十七斤八两,一只重二十一斤三两,都是刚断奶不久的猪崽,也都阉完了。

基地几乎养猪的人家都有默契,卖出去的公猪一般先阉完再送到卖家手上。

在交割之前,夏露浓又和她确定,猪崽一月之内病死,她得返还一半米,平时他们养猪要是遇上了什么困难,她也得出手指导,

吕晴萱都答应了,还主动答应要免费借猪栏给他们用一个月。

交割清楚后,夏霍渠和她一起将猪崽挑回了东坡她家空置的猪圈里,又从她那里换了些番薯藤和米糠,先喂了猪崽一顿。

这三头猪算是四个人的公共财产。

燕昔年回来,听到他们换了猪崽回来,正要找人喂,便道:“先不用找别人,我问问郑婶,看她愿不愿意。交给她要省心些。”

夏露浓经常去广场上,知道他昔年哥说的是谁。

郑婶说的是郑临光,家里就一个十一岁的儿子。

这婶子名字很男性化,做事比普通男性要更大气,该自己的从来不少要,不该自己的一点也不拿,一个人拉扯儿子过日子,也没再找的意思。

夏露浓老听广场上的人说她死心眼,说她不知变通,却从没否定过她的人品。

夏露浓问:“她能愿意吗?”

燕昔年:“先问问,不行再说。应该没问题。”

燕昔年当天下午就找去她家问了,郑临光答应下来,主动说愿意在家给他们煮猪食,只要每个月给她准备相应的柴火就行。

猪吃煮过的猪食会比吃生猪食长得快一些,请她帮忙本也需要她煮猪食。

她主动提出来在她家煮,燕昔年便去集市上换了口新锅给她暂用,又换了一批柴火送到她家去。

此外,他们还在集市上换了米糠,又去物管会订了番薯藤,林林总总弄了好几个小时,直到傍晚才弄完。

等他们回家的时候,遇上余家的人上门问他们要不要猪崽,夏露浓才知道基地的生猪市场虚假繁荣。

猪崽看起来很受欢迎,其实一般人家也不愿意养,嫌费事。

夏露浓感叹,“我还说施家成和吕姐他们动作怎么那么快,原来把我们当土豪客户了。”

夏霍渠道:“基地就那么大,无数双眼睛看着,谁家情况如何,大家都一清二楚,动作自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