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7章 只伴清水不染尘(第3/3页)

好巧不巧,这事发生之后没多久,这一天,倪瓒又乘船游览太湖,结果正好碰到了张士信。

正所谓冤家路窄,相见眼红。

张士信二话不说,让人将倪瓒的船拦下来,并将他拖出来暴打了一顿。

奇怪的是,人都被打了,倪瓒却是一言不发。

这事过后,有朋友碰见了倪瓒,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当初不解释一番?

倪瓒轻“哼”了一声,说道:

“一出声,便俗了。”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其妻蒋氏病死,倪瓒受到很大的打击,长子早丧,次子不孝,生活越觉孤苦无依,内心烦恼苦闷,无所适从,只能将一番情绪付诸画笔。

事实上,倪瓒不只是在生活上有洁癖,不问政治的他,在思想上也是一如既往的爱洁成癖。

明初,朱元璋曾召倪瓒进京供职,他坚辞不赴。

明洪武五年(1372)五月二十七日(6月28日),倪瓒作《题彦真屋》诗云:“只傍清水不染尘”,表示不愿做官。

而且,他在画上题诗书款也只写甲子纪年,不用洪武纪年。

这一年,他在一个被称为焕伯的好友处,修养了数月,临离去之前,特意为他作了一幅《江亭山色图》,以作留念。

这幅画,秋林萧瑟,空亭寂寥,茫茫湖水一片,远处画平坡远岫,给人水阔天高、萧疏淡远之感。

事实上,到了晚期,倪瓒的画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素净、笔简、意远,没有一点烟火气,呈现出一片孤寂,孤寂得让人绝望。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后来成为清六家之一的恽南田,他的花鸟活色生香,可是他最欣赏倪瓒的“真寂寞”之境,他说倪瓒的画“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

他的“真寂寞”,让他画里,没有一个活物,就好像洗过无数遍的那个歌姬一样,干干净净。

明洪武七年(1374),倪瓒中秋之夜身染脾疾,自此一病不起,于阴历十一月十一日(12月14日)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向南缓缓睁开眼,面前依旧是那幅破烂不堪的《江亭山色图》,如今也已经被清洗得干干净净,画面之上,虫洞虽多,可那种淡泊宁远、孤单寂寥的意境,隐约间,扑面而来。

也不知道,这个在生活上爱洁成癖,清高孤傲到“只伴清水不染尘”,连画作也是干干净净,不见一个人影的倪瓒,在另一个世界里,还能否继续保持这种干净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