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9点左右的时候,雨停了,太阳悄悄露出了云层。

李蔓拄着拐杖匆匆到家,李长河下地回来,正拿了硝制好的羊皮晾晒,赵金凤在厨房做饭。

“阿奶、阿爷,韩琳到省城了。”

“到了!”李长河手里的皮子随手往竹架上一搭,急道,“有人去接吗?”

“啊,我没问。”

“你听谁说,人到了?”赵金凤丢下洗了一半的菌子,出来道。

“贺主任。”

“那老头子你去问问,看坐几点的客车?从省城到边防医院所在的红旗镇,中间得转两三趟车,要十一二个小时,可别太晚了。”

山路,太晚了,客车不敢走,一般会找个地方住下,第二天接着出发。

“这么久!”说完,李蔓才想起,前世有钱后,她两次回西双版纳坐的都是飞机,早忘了儿时乘坐客车去省城的颠簸。

“可不,六七百里呢。”赵金凤回了孙女一句,转头又跟李长河交待道,“从红旗镇到部队,我听那天去双凤寨接咱们的战士说,没有人带进不来,你再问问,看部队安排谁去接,要不要准备点吃食给人垫垫肚子。”

李长河应了声,转身出了门。

时间没那么赶了,李蔓也就不急着整理屋子,将烟酒放进条几的小柜里,取下挎包掏出衣服鞋袜道:“阿奶,你来看看,我给他买了3身衣服,两双回力鞋,五双袜子。”

赵金凤撩起围裙擦了擦手,挨件看了看:“怎么两双鞋都是白的,没有别的颜色了吗?”

“还有一种塑料的凉鞋,摸着硬硬的,一看穿着就磨脚,我没要。”

“没有小皮鞋吗?”

“有一款,黑色的,做工好老土,还没有透气孔,夏天穿着多捂脚啊。”

“那小号的雨鞋呢?”

“没货了。过两天王姐去进货,我让她帮我捎一双。”

“嗯,”赵金凤又拎起背心、裤衩看了看,“夏天,这背心最少得两件,还有裤衩,外穿的要两条,小的也得备两条替换着穿。”

“布票不够了,就这些我都找杨姐、韩姐凑了5尺。”

赵金凤想了想:“你原来的衣服,我拿两件给他改一身,再做两条内穿的小裤衩?”

小蔓儿的衣服鞋帽能留下的,不但有八·九成新,无论是做工还是绣花,那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赵金凤收着原是想给小蔓儿的子女用的。

只是她近几年存的布料,先是给小蔓儿结婚用了,紧接着给宋傅添了身衣服,做了两双鞋,前天又给韩琳缝了条褥子,已经丁点不剩。

“那你挑绣花少的改。”记忆里,因为家织布不如外卖的细棉布柔软,老太太怕孙女穿着剌皮,光是浆洗、揉制就费了不少工夫,更别说后续的绣花、镶饰。

“成。”赵金凤放下手里的裤衩,进屋开箱抱了撂衣服出来,“来帮阿奶挑挑,看用哪件改好。”

李蔓拿了件浅蓝色的衬衣,这件绣花最少,只领口、袖边,绣了几道排列各异的精致花朵。

“你手里这件不错,”赵金凤笑道,“领口、袖边的撒花剪下来,还能给你做三条头绳。”

李蔓握了把极为绵软的布料:“阿奶,这布不行吧!女孩穿两年还能保持七成新,可宋逾不是要教韩琳练武吗。”

赵金凤愣怔了下,一连拿起几件,布料都被她在裁剪前揉制、锤打得极薄极软,如此,结实度自然不好:“做两条内穿的小裤衩还成,外面穿的……”

犹豫了下,赵金凤进屋拿了个包袱,打开,全是七到九岁男孩的衣服鞋袜。

“这是……”李蔓眉头微微一蹙,“我爸的?”

赵金凤怀念地摸着上面的一件白衬衣,点了点头。

李蔓深吸了口气,夺过包裹,三两下系好,连同小蔓儿的衣服一起拿进右屋放进樟木箱,“别改了,我下午找人问问,看谁家织的有布,咱拿棉花换一块。”

“家织布没有卖的平棉布、斜棉布穿着舒服。”

“先做两件小裤衩穿着,剩下的再慢慢添。”

“好。”刚看过儿子衣服,赵金凤这会儿情绪不是太好。

李蔓把桌上新买的衣服鞋袜放进左屋宋逾腾出来的一个空箱子里,出来道:“阿奶,趁着这会儿太阳好,你把被褥都抱到院里晒晒吧,我做饭。”

赵金凤偏头瞅了眼外面的日头,点点头:“米我蒸上了,厨房有新采的菌子,早上宋逾从冯家背回来的山药、红薯叶,还有季同志送的半篮子西红柿黄瓜,你看着炒两个菜,做道汤。”

李蔓应了声,拄着拐杖去厨房,炒了盘西红柿鸡蛋,一盘烧菌子,一碟蒜蓉红薯叶,又凉拌了个黄瓜,然后火腿切丁跟木耳菌子煮了盆汤。

宋逾载着李长河从商店回来,饭菜刚端上桌。

赵金凤舀了瓢水给两人洗手,问老伴道:“几点的车,晚上谁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