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半喜半忧

桓嶷快步走进来, 且笑且行,仿佛是用笑声将自己推进来似的。几步便到了正中, 问御医:“是真的吗?!!!”

御医吃了一吓,急忙答道:“是!”

“赏!”

孙顺听了这一声“赏”, 也笑着答应, 抬脚就出去安排。一道走, 一道想:【依照旧例……等等!】

走出两步去, 孙顺的汗从鼻尖儿上冒了出来, 想错了!哪儿也没有这种“旧例”呀!【好险,差点儿连三姨也给“赏”了。】桓嶷的喜悦发自脏腑, 其激动之情只有太子妃有身的时候才能得见。孙顺一时不慎, 竟岔到这上头来了。东宫妻妾有身,桓嶷都有所表示, 孙顺只想着要怎么样的赏赐才能与桓嶷这份开心相匹配, 竟忘了当事人的身份。

【还好只是想想, 并不曾说出来, 否则岂不是要闹大笑话了?】孙顺抹掉鼻尖的汗珠, 重又安排起来。御医的赏格加高了一些, 给梁玉准备的也与东宫之人有所区别。桓嶷还嫌太薄:“少了少了!”

太子妃伸头看了一眼,也说:“少了, 少了。”

梁玉不信孙顺会刻薄她,也看了一眼, 嗔道:“什么呀?你们不过日子了吗?”

太子妃道:“够的, 够的。”桓嶷道:“九娘说够的, 就是够的。必不可使他人比我贺三姨更多!”梁玉笑道:“真的没有吗?”桓嶷道:“我加!”

他有点发癫,真是太高兴了!梁玉的人生大事,他都是后知道的,嫌弃种种礼仪仓促简陋。终于让他逮着一回了,必要一偿夙愿。“大哥的父亲”如果愿意,必然会比他更隆重,但是他老人家现在怕是没这个心情。

【所以,我还是最多的!】桓嶷有点得意地想。

梁玉自己也有些恍惚,袁府的情形她是知道的,袁樵需要开枝散叶。若是时日长了还没孩子,长辈不说什么,她自己心里也要过意不去的。一朝有了喜讯,半是得偿所愿,半是惊喜得反应不过来。

太子妃则半是看桓嶷面子,半也是感念梁玉这些日子以来关心她、不给东宫搅事,殷殷嘱咐了好些注意事项,将自己正在用的好些东西先匀出一部分来:“送到三姨府上。”大家都是孕妇,都能用得着。

桓嶷对太子妃满意极了,赞道:“还是九娘想得周到。”

梁玉回过味儿来,看桓嶷有点晕晕乎乎的,伸手在他肩上拍了一下:“哎,醒醒,你干啥呢?我还得回家呢。”

桓嶷遗憾地道:“还要走啊?”他差点想要昭告天下,这边人要走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太子妃劝道:“三姨就在京中,三郎何必做此小儿女态?想三姨了,随时可以见的。”

桓嶷这才转过颜色:“九娘说的对。”

梁玉伸出食指在自己脸颊上轻轻划了两下羞桓嶷,桓嶷只是笑,也不回嘴。

梁玉很想早些通知家里人,与桓嶷又说了几句话,让他好好照顾太子妃,才从东宫回府。桓嶷还不放心,派了人一路护送回去。

袁府里不知道端底,梁玉从宫里拖出东西来并不奇怪,但是一堆宫女将她捧到府内就很不同寻常了——以往是宦官拖着箱子来的。因天冷,而亲友多往汤泉宫去,刘、杨二位夫人都在府内,刘夫人听鱼娘说:“有好些宫人围随咱们娘子回府来了。”问道:“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鱼娘道:“人人脸上有喜色,不像是坏事。”

“那就等好消息。”刘夫人说这话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好消息是她梦寐以求的。袁府人丁不旺,刘夫人以为自己也有一点责任,盼着儿孙开枝散叶。不幸儿子也只有一个儿子,刘夫人、杨夫人就两个人一起盼。二人待袁先极好,既因慈心,也有着这样的考量。

待梁玉入内,前导的一个伶俐的宫人先进来向两位一礼:“恭喜太夫人。”

刘夫人若有所感,看着梁玉的脸,到得好消息入耳,刘夫人脸上绽出朵笑来:“好!好!好!”

杨夫人也极欣慰:“啊!快坐下来!来人!散喜钱。”

梁家别的不好讲,多子是真的。杨夫人的脑袋里已经跑出一堆小胖孩儿,都围着她叫阿婆了。家里又是给宫人们发喜钱,又是给梁玉做准备。原本修葺好了的温泉别庄,预备近期去修养的,现在也不走了,杨夫人与刘夫人商议,等梁玉坐稳了胎再去别庄修养。至于袁樵,就先不管他!

刘夫人见到宫中赏格,很是惊讶:“殿下待你太好了。”

梁玉笑道:“是两位都点头的。”

刘夫人道:“那倒还罢了。太子妃还好吗?”

“气色不错。”

那头杨夫人高兴了半晌,才想起来:“哦,忘了跟佛奴说了,呀,还有阿先。”又派人通知这两个人,此时,大家心里都还有一个念头:对袁先需要慎重。不能因为要有亲生的孩子了,就让袁先觉得被冷落了。心理上,当然是亲生的天然更亲近,然而袁先与家里同甘共苦,不能让他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