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2/4页)

带着皇上字的商品标,是没有人敢乱雕刻的,这可是杀头的大罪,谁敢?

所以说,皇上的牌子是最好用了。

午饭后,杜科和秦放、杨海燕开始商量接下来的事情。

这次计划的第一个试验点就是任州,任州有六个府,而云襄县在鹤洞府,鹤洞府的加盟商是秦家。那么,任州还有五个府,杜科需要召集任州其他府的知府来云襄县商讨这件事。当然,鹤洞府的知府也要告知,所以,六位知府还得赶来云襄县。

杜科:“招待六位知府的地方就安排在云襄县驿站吧。”

秦放道:“驿站已经翻修过,可住人,我会和杨县令打好招呼,县衙会安排招待的事情。”

杜科对这个倒是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拿任州六府来说,鹤洞府因为是你们,所以加盟的人选不用担心,但是剩下的还有五府,每府要挑选出人品纯良的,并非那么容易。如果合适的有好几户,这几乎再进行竞标,如此一来,每府耗上的时间得要大半个月。我们启国有一百二十府,这一百二十府都下来的话,秦放、冰云,你们算一算,要花上多久?”

秦放开始默默的算了。

杨海燕道:“一年二十四户,那不是要五年?”

杜科微微惊讶:“冰云的算术倒是好?”

秦放骄傲道:“军营账目是由燕燕负责的,不过现在燕燕在教守业,以后会交给守业负责。燕燕做的账目非常好懂,叫我这种不懂算术的人,也一看就明白了。”

杨海燕马上道:“是相公见着我什么都觉得好,可我没有这样好。”

以前秦放在杜科面前,还拙荆拙荆的叫,现在按照杜科的意思,杨海燕和杜太太的干亲关系算是认下了,那么杜科于杨海燕来说,也是义父了,这成了自己人,秦放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叫燕燕了。

杜科对秦放还是有点了解的,秦放说好,那必然就是好的。秦放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就是不会说大话。故而,杜科好奇道:“去把军营的账目拿来我看看。”他兵部也有账目,平日里是一塌糊涂,能叫秦放这个胸无点墨的人一看就懂的账目,他还真是要看看。

秦放起身:“我这就去拿。”

杨海燕:“……”她觉得秦放有点浪啊。

杜科道:“不用管他。冰云,一场加盟计划需要五年,老夫没有五年的时间耗在上面,最多两年,你可是有办法?”杜科虽然这样问,但是心里早已有了办法,他不过是试试杨海燕。

杨海燕没有判断杜科为什么这么问的目的,在一名好官面前,她是愿意把现代的知识引入的,就像当初在边关,她通过小说知道,永和侯一家的人品是信的过的,所以她才敢拿出肥皂方子。

杨海燕想了一下,突然有个念头:“老师,我成为您的副手吗?”

杜科一愣,杨海燕的这个回答,真是在他意料之外。“你此话怎讲?”

杨海燕道:“我……我想随您去不同的地方参与这次的事情。我……我从小在京城长大,十六岁从京城嫁到边关,今年十八岁又从边关随着相公来到云襄县,我……我想去全国看看,看看我们启国的大好河山。老师,我知道在很多人眼中,女子该相夫教子,拘于后宅之中,可是……可是我希望有一天,等我有了孩子,我可以骄傲的告诉他们,我们启国的河山有多大,有多美好。我可以骄傲的告诉他们,我曾经走过启国的每一寸土地。而不是……”杨海燕的声音渐渐的没了,她觉得,自己有点异想天开了,在古代,哪个女子能这样幸运?

杜科早就知道杨海燕是奇女子,不该用寻常女子的思想去左右她,衡量她,所以对于杨海燕的这番话,他倒是没有马上反对。过了一会儿,他才道:“这件事,你该同秦放商量。”如果秦放都没有意见了,他虽然是老师,可也是外人,又拼什么反对?

杨海燕一听,很是意外:“您不反对吗?您不觉得女子该拘于后宅内院之中吗?”

杜科难得说起了自己一点私事,这是他从未和别人说过的:“说起来,老夫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老夫自出生之后,启蒙、进学、科举、入朝为官,每一步都是有条有理的,所以从未想过女子该如何?唯一想过的……大概有三次吧。

第一次,是家里老太太让老夫娶你义母的时候,老夫想过这个女子如何。第二次,是老夫嫡女,也就是你大姐要定亲时,老夫想过以她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男子。第三次是老夫庶女要定亲时……老夫对女子该如何定位,还真的没有什么看法。”这个话题有点新颖。女子在当下,的确都是拘于后宅之中的,但是……“你在京城长大,那也该知道,京城里不拘于后宅的女子也有,那些个诗会、诗斋,每年都有人举行,当中也有女子举行的,那些女子可拘于后宅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