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4页)

吃好晚饭,范婶带着秦四丫和秦守成去东厢房洗漱睡觉,杨海燕和莲嬷嬷回了书房。

杨海燕:“莲嬷嬷,你坐下同我说说这几天家里的情况。”

莲嬷嬷:“是。”坐下之后,她便说了家里的情况,“家里一切正常范婶、洪叔、洪婶、余婶,他们每天的活儿跟您离开之前一样。主要是下人院子里,来了两户女眷,一户是孟平家的,一户是黄虎子家的。”

秦放有五个私卫,其中成家的只有三个,昆狮、黄虎子和孟平。

杨海燕点点头:“你继续说。”

莲嬷嬷继续道:“孟平一家子是来的最早的,您和大人离开的第三天就回来了。您离开前说过,私卫除了月例之外,每个人吃的都是府里的,每天一蔬菜、一肉菜、一汤,一共三个菜,分量参照人数来。而私卫的家属则府里不负责伙食,只允许他们和私卫一起住在下人院子。”

杨海燕道:“不错。”她又不是开慈善堂的,没得给私卫月例还要养着他们的家眷。要知道多养一个人一日三餐的成本加起来要十文左右,一个月就是三百文了,赶得上一个私卫的月例了。当然,这算法是根据他们目前的伙食来的。如果一天三餐都吃番薯土豆,当然是便宜的。

莲嬷嬷:“孟平的家属有三人,一个是他媳妇、一个是他女儿、一个是他妹子。”

杨海燕:“他妹子也来了?”下人院子虽然小,但杨海燕是参照现代套房造的,所以人的确住的过,因为里面是两室一厅的,也就是两间睡觉的房间、一个吃饭的厅,然后下人院子还有一个公共小厨房,谁家都可以去用。但是,孟平的妹子怎么会来?

莲嬷嬷:“可不是,根据孟平说,他妹子在乡下原本说了婚事的,但是男的后来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同她妹妹退了婚,这虽然是男的错,但是他妹妹的名声也被坏了,总是被村里人指指点点,他不忍心他妹妹受伤害,所以把他妹妹带来了。”

杨海燕蹙了一下眉头,理论上来说,既然准备了私卫的小院子,她是不反对私卫带家属来的,哪怕是带了父母,她也不会反对,毕竟她不能因为人家成了秦放家的私卫,就让人家不顾家人啊。可是,这没带上父母,带上妹妹来是怎么回事?哪怕下人院子和这边是隔开的,可终归让人很有想法。

其实,她并不反感有主意的人,但是要看情况的啊。就像洪叔,他之前回了一趟家,直接带了媳妇孩子回来,可好歹也没有直接去闹市院子那边住下,而是先来征求她的同意。可孟平那边……总之,她心里是有些是不痛快的。

杨海燕:“嬷嬷要说的,不只是这些吧?”刚才莲嬷嬷欲言又止,一言难尽的样子,应该不只是这些。

莲嬷嬷道:“可不是,他们来的第一天,孟平媳妇就来问老奴,她的月例是多少?主要是干什么活的。当时老奴都懵了,您离开前也没有说过要给私卫家属月例啊。”

杨海燕:“我的确没说,但大人聘请的只是私卫,又不是聘请他们夫妻,这私卫的媳妇何来月例一说?这不是常识吗?”

莲嬷嬷道:“是如此,所以孟平媳妇来问的时候,老奴也觉得甚是奇怪。不过老奴说了,这件事老奴不清楚,等太太回来了再说。”

杨海燕倒是理解莲嬷嬷的说法,毕竟她当人奴婢的,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也是不敢拿主意的。杨海燕点点头:“然后呢,我猜想还有后面的,不然就这件事,也不会让我们莲嬷嬷这样为难。”

莲嬷嬷趁机说了句好听的话:“太太英明。后来孟平媳妇便不问月例的事情,而回去了,可等余婶给孟平送了两次饭之后,她又来了,她说我们送去的饭只孟平一人吃吃还好,可他们家里如今有四个人,饭不够吃,是不是我们厨房克扣了他们的伙食。哎哟,老奴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真真是……”

杨海燕给她倒了一杯茶:“莲嬷嬷消消气。”

莲嬷嬷:“谢谢太太。孟平媳妇是去食堂说的,食堂是范婶管的,她当时就说,太太吩咐过,几个私卫吃饭,就给私卫准备几个人的分量,私卫家属的伙食我们不准备。”

杨海燕:“是,我同你们一起说的。”

莲嬷嬷:“可是那孟平媳妇不相信范婶的话,就说范婶克扣了他们的伙食,然后范婶气呼呼的带着孟平媳妇来找老奴了,老奴也作证,太太就是这样规定的。孟平媳妇听老奴这样说,也就不在说什么了。老奴琢磨着,明儿她会来找你。”

杨海燕轻笑了声:“那黄虎子的媳妇呢,怎么样?”

莲嬷嬷:“黄虎子一家是五天前到的,只来了黄虎子媳妇一个人,他们还没有孩子。根据黄虎子媳妇说,当年黄虎子要来服军役前两天才结婚的,他们洞房后,黄虎子就来从军了,她当时也没有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