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日蚀 ……(第5/8页)

二阿哥看了还挺惊讶的,他以为背井离乡,有十个八个人就了不起,谁知道这么多,还任君挑选?

大阿哥扫了一眼就笑道:“看来西边的瘟疫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糟糕,这些人过不下去,就想要来这边找个活路。”

两人自然不能擅自决定,而是把名单送到皇帝那边。

皇帝看了后觉得两人的主意不错,却也不是那么在意,毕竟他觉得自家工匠才是最听话的,谁知道这些西洋人送来的匠人会是什么样子的?

手艺再好,主意太大就不好使了,留着也没什么用处。

皇帝把名单随手递给了旁边的苏叶,她一看就惊讶挑眉道:“蒸汽机?纺纱机?”

乖乖,这真是不得了的人。

“叶儿对这两样感兴趣?有什么用吗?”

苏叶绞尽脑汁解释道:“就是减少人力,增加效率的机器。要是能把这两样结合起来,那就更快了。”

如今他们还是用的木纱机,两个人一台机子,一天只能做出一块布来。

当然是色彩漂亮,图案华丽的布料,如果是普通布料要快一点,最多也就几块。

如果不需要人力用机器,可以不眠不休地做,那就要翻倍的出产了。

布料买卖一向都是江南那边独占居多,不过江南的布料色彩华丽漂亮,一般人是穿不起的。

要是能用到机器来纺纱织布,百姓们穿的布料就要便宜得多了,价格也能下去。

哪怕卖的人不愿意降价,数量多了,自然而然价格就起不来。

就怕那些人宁愿不卖也要把价格抬高,得先让皇帝点头才行。

皇帝对百姓能不能低价买到布料,人人都穿得起布衣的事不是特别感兴趣,然而苏叶却道:“要是能有这机器织出更多的布来,百姓穿着布衣,每天看着自然对皇上感恩戴德,后世的人知道了必然觉得是盛世之时才能叫百姓们人人能穿上新衣的。”

如此赞誉,正是皇帝喜欢的,便略略点头:“那就让尼古拉斯把人弄过来,看看究竟是不是真能那么厉害。”

苏叶笑着点头:“确实百闻不如一见,只这些人进来的时候得隔开单独住一段时间,看身上是不是真的没有瘟疫,不然真进来就麻烦了。”

皇帝深以为然,这事不得不防,就交给尼古拉斯去办了,另外有阿桂作为第一道门把人暂时留下一段时间,跟之前的部族一样,没病了才能进来。

这一隔开至少要两个月,阿桂也是熟门熟路了,准备好军粮和淡水就足够了,其他的让对方自己想办法凑合一下。

过来就想立刻享福,做梦去吧!

就是人来了,阿桂站在城楼上点名对人,念着就不对了:“托马斯,詹姆斯,阿克莱特,约翰,约翰……嗯?还是托马斯?”

怎么同名同姓那么多,都叫托马斯和约翰的,他们西洋人就没几个名字能叫了吗?

一时底下四个男人站出来,一看就不是兄弟亲戚,长得一点都不像,却叫着同一个名字。

身后的副将小声提醒道:“大人,西洋人的名字都比较相似,重复居多。”

他觉得是西洋人的词汇太少了,名字就更不多,于是就老重复的。

阿桂深以为然,于是为了区分几人,按照年龄大小叫“大约翰”“小约翰”,另一边的托马斯也是这么区分了。

正好两个约翰都是专门做蒸汽机的,大约翰发明了蒸汽机,小约翰则是改良过蒸汽机,两人一起研究是最适合不过了。

托马斯的话,老托马斯发明了飞梭,小托马斯则是对炮筒十分有研究,还发明了炮筒镗床。

阿桂看着有点眼热,炮筒镗床能用水力来推动,不需要工匠一点点磨,效率要快多了。

这么一来,他这边武器的数量是不是要大大增加了?

阿桂眼馋火铳和大-炮很久了,但是产量太低,之前大多数往南边运送,西边虽然有一点却不算多。

还是前几年西洋人老往这边跑,武器才送多了一些,但是消耗也快。

他只能紧巴巴用,瞄准的时候恨不能一炮就把所有人都炸上天,就不必再来一下浪费弹药了。

可能阿桂盯着自己的目光太炙热,小托马斯很上道,立刻道:“尊贵的大人,小的可以把炮筒镗床的图纸慢慢画出来,作为见面礼。”

阿桂微微点头,对他的上道很满意:“让人准备纸笔给他,你慢慢画,要是真能做出来,你就立大功了。”

小托马斯第一次见阿桂笑了,连连点头,满脸惊喜。

其他人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一个个后来还套近乎,想着要是能做小托马斯的助手,以后就不用愁了。

还是阿桂远远喊话让人不要打扰小托马斯画图纸,其他人才遗憾地离开。

小托马斯看着文房四宝简直抓瞎,画出来的图纸跟鬼画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