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记下 ……(第5/7页)

高贵妃看六格格睡着了,就把孩子递给奶娘,带着苏叶去隔壁坐下后才道:“还能是什么呢,张常在估计担心嘉嫔会不会去母留子。”

这话叫苏叶吓一跳,瞪大眼反问道:“真的假的?嘉嫔有这个胆子吗?”

哪怕嘉嫔再小心,宫里有稳婆有御医在,总会有人发现端倪的。

高贵妃笑了,她怀孕后变得更美了,生完孩子坐好月子出来,眉宇间更是添了几分妩媚,美艳不可方物,让苏叶都看呆了一下。

“你还当真了?张常在想得太多了,不说嘉嫔的手段如何,就是后宫有皇上和皇后娘娘在,嘉嫔有可能得手吗?她何必冒这个险?”

嘉嫔也就只想要张常在的孩子记在名下,以后不至于膝下空虚,有人养老罢了。

她还不至于那么丧心病狂,担心以后孩子知道生母不是自己,就对张常在起了杀心?

哪怕当初先帝爷的时候,养母的身份地位如此之高,也没把先帝爷的生母弄死啊,嘉嫔又何必呢?

但是张常在估计被饿了一下,脑子都不好使了,居然以为嘉嫔要对她不利。

高贵妃叹气道:“嘉嫔还挺惨的,只想要个孩子罢了,却摊上张常在这样的。”

苏叶想了想,张常在这样算不算是被害妄想症?

不过怀孕的人会胡思乱想多一些也不算稀奇,但是能妄想到这个地步可能就只有张常在了。

“要真是这样,嘉嫔确实挺惨的。”

嘉嫔比两人想得要更惨一点,张常在有皇帝金口玉言的话做挡箭牌,饿了就要吃的,渴了就要喝的。

一会儿腿疼一会儿肚子疼,一会儿又头疼,反正她一个劲折腾身边伺候的人。

要嘉嫔不乐意给什么,张常在就哭起来,觉得她委屈极了。

闹得嘉嫔还不能不给,但是又不能都给了,真出什么事,她就难辞其咎了。

照顾张常在的又是个特别谨慎的御医,姓俞,年纪不算小,在太医院的地位却不怎么高。

医术还好,就是为人过分谨慎,宁愿用少点药或者不用药,也不敢多用一点药。

小毛病还好,如果是大毛病,这就耽误病情了。

也是俞御医多年在太医院上不去的缘故,给的汤药吃不死人,也救不了什么,给人的感觉医术平平,就是为人谨慎而已。

院首多方考虑,还是让俞御医去负责张常在。

一来张常在的份位实在不高,张御医跟着贵妃,偶尔去愉嫔那边搭把手,怎么都轮不到去张常在那边的,不然就显得有些掉价了。

二来其他人不擅长妇科,像崔御医这样更擅长骨科。

三来凌御医上回给愉嫔折腾坏了,虽然也是适合的人选,院首有点于心不忍。

再让凌御医过去张常在那边,这小伙子就得疯了吧?

院首对小辈还是比较怜惜的,而且凌御医品性不错,医术又有家传,以后长久留在太医院必定颇有作为。

一次就算了,第二次也让他去负责张常在,凌御医估计就要哭着撂担子不干的。

凌御医担惊受怕了好几天,见院首指了俞御医去负责张常在,这才偷偷松口气。

崔御医见了还奇怪道:“怎么,张常在比愉嫔还难搞吗?”

在他看来,愉嫔已经够折腾了,还有人比她折腾?

凌御医一副后怕的样子小心翼翼点头:“估计更厉害了。”

崔御医想到愉嫔把凌御医折腾得惊弓之鸟一样,俞御医素来四平八稳的,应该能镇得住张常在吧。

可惜他还是低估了张常在能作妖的程度,俞御医反反复复去药房取药材,还跟院首讨论方子,崔御医还以为张常在出什么大事了,凑过去一听才知道张常在嫌弃汤药太苦,根本不能入口。

她之前反复哭得厉害,肚子隐隐作痛,也有点害怕,就找俞御医要开点安胎药才能安心。

药不能乱吃,俞御医把脉后也觉得张常在有点动了胎气,问过院首后再三考虑还是给张常在开一点分量不大的安胎药。

然后问题就来了,张常在喝一口就吐了,觉得太苦让俞御医改良一下药方。

要好喝又有效,当这是御膳房呢?

俞御医本来不想应,又怕张常在还哭,再动胎气就不好了。

而且上回嘉嫔被皇帝当面说过后也不太高兴,不爱插手张常在的事了,一股脑交给俞御医来定夺。

说张常在要吃就吃,要喝什么就喝,分量让刘嬷嬷和雪柳来拿捏,拿捏不准就去找俞御医决定。

俞御医简直一个头两个大,刘嬷嬷担心张常在,反反复复来问,一点芝麻大小的事都要问。

一天问十遍八遍的,他再是脾气好都有点受不住。

这不安胎药又喝不下,俞御医只能反复改方子,最后张常在勉强能入口,他这才松口气,盼着张常在赶紧生吧,他就能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