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误导 ……(第5/7页)

白雪皑皑,树上也是银装素裹,隐约露出桃花的粉色来。

武则天就搀扶着唐高宗去窗边赏了这夜色,唐高宗看着美景满心欢喜,心情极好就感觉腹中饥饿。

于是武则天就让御厨用这美景做一道菜,就是这雪月桃花了,简直是定情菜肴一样,她就记住了。

苏叶又指着另外一道菜:“这是锦鲤戏莲,中间是用萝卜雕出了盛开的莲花,周围都是用鱼肉和鱼肉拼成的锦鲤,白身红尾,像不像?”

高贵妃听得有趣,忍不住夹了一筷子,吃着似乎也没那么腻人了,不知不觉还多吃了半碗饭。

皇后也是如此,笑着道:“以后可不能跟苏叶一起用膳,看着漂亮,听得有趣,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苏叶也笑了:“娘娘之前病着没胃口,如今胃口好了,证明身子骨已经好起来了。御医也道喝汤药还不如多用膳,能吃是福。”

好一句能吃是福,愣是把皇后逗笑了。

苏叶看着皇后和高贵妃的纤纤细腰,再低头看自己的,感觉这两人那么瘦居然还担心吃胖了,她就要放飞得多,喜欢就吃,只是不敢吃撑而已。

魏贵人果真安分守己呆在自己的船舱里就没出去,嘉嫔还让人送了药膏来,假惺惺关心两句,把魏贵人气得不轻:“再等等就好,等一等她们都没了,那就是我的天下了。”

她低头看着自己抄的经书忽然喃喃自语又笑了起来,吓得磨墨的宫女险些把墨条扔出去,脸色都白了。

宫女怀疑魏贵人是不是疯了,居然敢开口诅咒其他贵人娘娘们?

什么她们都没了,魏贵人究竟想做什么?

宫女越想越是害怕,正好她跟夏语是老乡,忍不住找夏语说了此事。

夏语便安慰她道:“你暂且先盯着点儿,要是魏贵人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你就赶紧禀报李伴伴,也算是立功了。”

这话叫宫女安心了一些,想着仔细盯着魏贵人立功这事可行,也就没那么忧心忡忡的。

夏语回去后转头就告诉了苏叶此事,苏叶平日只用秋夕这个嬷嬷和春宁这个大宫女,春花和秋月也偶尔得用,唯独另外两个夏语和冬梅的宫女一直在外头伺候没能近身。

如今夏语也算是因为跟魏贵人身边宫女是同乡的缘故,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苏叶在船舱无聊自然想要点乐子,夏语也能在她面前露脸,叫冬梅羡慕坏了。

她听说后也不意外,魏贵人显然是深信其他宫妃不长命,于是自己才有机会的。

苏叶一手托着下巴好笑,要是魏贵人忽然发现其他应该早死的嫔妃们一个个长寿得要命,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心梗了。

船队终于到达山东,苏叶被秋夕扶着下船,站在地上还有种在船上晃悠的感觉,好一会才算是习惯脚踏实地了。

两排官员跪下迎接皇帝,他笑着让人起来,一边扶着皇太后上了马车。

苏叶很快也被扶着上马车,高贵妃亦在一起。

高贵妃看着车窗外不由感慨:“还以为山东繁荣,却比我预料中还要简陋破败一些。”

苏叶想了想道:“听闻山东去年大旱,想必是被废待兴,还得慢慢恢复。”

她盯着车窗外,发现街上确实颇为萧条。

虽说因为皇帝出巡经过的关系,平民百姓被驱赶避让,却也不至于街上的铺面全部关上,看着就像是许久没开门的样子。

街上除了侍卫就一个人都没有,冷清得跟一座空城一样。

别说苏叶,就是皇帝看着也皱眉。

下车后到达行宫,皇帝就叫来山东巡抚问话:“去年大旱拔了赈灾粮过来,为何当地像是完全没有恢复,百姓都去哪里了?”

铺面关闭,证明商人离开,也说明百姓们无力购买米粮等物。

山东巡抚连连告罪道:“灾民太多,许多还腹泻高热,微臣不敢让他们靠近御驾。”

皇帝要沾上一点,他九族都别想活了,也是以防万一。

皇帝微微颔首,得知今年虽有雨水却不太多,麦苗十只活二三,山东依旧缺粮。

于是他发信让人从南边送来六十万石的粮食给山东,山东巡抚急忙跪下谢恩。

然而六十万石粮食看着很多,分散去各县后只是杯水车薪。

皇帝从行宫去别处的时候,车架经过之地,远处沿途全是背井离乡的灾民。

他们拖家带口的,满脸沧桑,身材瘦削,只剩下一把骨头。

孩子们头大身小,明显是吃不饱,身子瘦骨如柴,才显得头大了。

皇帝看着十分不悦,叫来当地的官员王柔来问:“为何这些人都背井离乡?”

毕竟皇帝已经下发减免赋税的诏令,这些人举家一逃,还有谁来种田?

王柔便答道:“这些人该是借了富户的银钱无力偿还,富户不可能一直借下去,他们只好举家离开去别处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