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嬷嬷 去圆明园了(第6/7页)

皇帝没应下,摇头道:“母后身边就这么个得力的嬷嬷,哪能就弄到皇后身边去,自个身边不就少了人伺候了?皇后身边有应嬷嬷和几个大宫女在,张德子做的酸枣也是一绝,她害喜也比之前少多了。”

皇太后也没坚持,反正她想送嬷嬷就真的只是心疼皇后。

女人怀上后的反应千奇百怪,有的人吃不下,有的人害喜严重,有的跟没事人一样,有的还胃口大开。

看看皇后和哲妃就知道了,皇后怀上后还瘦了一点,虽然努力吃了,吐的比吃的还多。

苏叶就相反了,虽然她努力控制,吃的还是比之前多一些,而且毫无害喜反应,睡得也多,怀得十分舒服,整个人都圆润了一点,面色都白里透红,比怀孕前的容貌甚至更娇美一些,整个人容光焕发。

既然皇帝觉得皇后的安排不错,身边人伺候得也精心,皇太后没必要非送个嬷嬷过去,免得皇帝不高兴,还以为她要找人盯着皇后呢!

她心疼皇后这个儿媳妇是真,要被皇帝误会就不美了。

“哲妃那边虽然有秋夕在,她以前是皇帝身边大宫女,必定是个谨慎心细的,却到底年纪太小,皇上回头派个有经验的老嬷嬷过去,也能镇得住她身边的宫人。”

皇帝应了,他确实琢磨着要不要给苏叶安排个年纪大一些的嬷嬷过去。

苏叶是太跳脱了一点,秋夕也未必都能压得住。

但是要找个太严肃守礼的嬷嬷,苏叶被约束着恐怕会难受,怀着孩子不高兴也不好。

皇帝思前想后,最后挑了曾伺候过孝敬宪皇后的恭嬷嬷。

恭嬷嬷原本是孝敬宪皇后身边的宫女,后来自梳成为嬷嬷,白白胖胖的,瞧着就十分慈祥亲切。

在宫中多年,恭嬷嬷的规矩自是极好的,又镇得住场子,最紧要的是她性情和蔼,说话如沐春风,又把底下的小宫女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孝敬宪皇后去世后,雍正帝就把恭嬷嬷留在身边伺候。

先帝驾崩,皇帝让龚嬷嬷到乾清宫伺候茶水,算得上是悠闲的差事,又是在乾清宫办差,十分有体面。

这会儿被他指去苏叶身边当嬷嬷,恭嬷嬷立刻来谢恩,简单收拾就去平湖秋月拜见苏叶了。

苏叶感觉自己就吃了一顿饭的功夫,怎么就多了个嬷嬷了?

她身边明明有秋夕在,皇帝还指了恭嬷嬷来,不会是对秋夕有什么不满吧?

秋夕也深以为此,见到恭嬷嬷还颇为紧张。

在宫中当差,谁不知道恭嬷嬷啊。

伺候了两朝贵主,还能留在乾清宫当差,自是个伶俐聪慧的,手段也了得。

如今恭嬷嬷被指了过来,秋夕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事叫皇帝厌弃了。

恭嬷嬷上前行礼,被苏叶叫起后,圆脸上满是笑意:“皇上忧心哲妃娘娘,想着奴婢年纪大一些,又是伺候过怀孕的贵主子们,就让奴婢过来帮把手了。”

秋夕松口气,原来不是换掉她。

苏叶也松口气,总算来个有经验的嬷嬷了。

秋夕再好还是没生过孩子,苏叶这个身体虽然生过,但是她的记忆里除了痛就是痛,实在没什么能参考的。

所以她还是有点害怕的,古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没个有经验的,自己简直心惊肉跳。

而且皇帝亲自选的嬷嬷应该不错,看恭嬷嬷笑起来多亲切,瞧着脾气也好,苏叶就麻溜把人收下了,又让秋夕陪着她在平湖秋月这里走一圈介绍一下情况。

秋夕留下春宁守着苏叶,就请恭嬷嬷在殿内四处走动,看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娘娘身边伺候的人不算多,大多是以前在王府里的老人了。新来的几个虽然瞧着还好,却不大放心送到娘娘身边去伺候。有嬷嬷来了,也能帮忙指点一二。”

恭嬷嬷连说不敢当,又让秋夕带着去见了那几个新来的宫女,却发现苏叶这里确实有些松散。

身边除了几个贴身宫人总在之外,其他就在外头伺候,不叫干活就闲着。

想必他们觉得不能到主子身边伺候,在外头主子又看不见,也就没那么积极了。

反正秋夕她们忙得很,要团团围着苏叶伺候,也没心思管着外头的宫人在做什么。

恭嬷嬷就把此事揽了过去,第二天把安排好的跟苏叶说一声,自是去盯着那些宫人干活了。

苏叶习惯饭后四处溜达一番,恭嬷嬷就让宫人每天把地上擦三遍,一颗沙子都不能有才行。

外头的小路更是清理得干干净净,有一点小石头和松叶在就容易打滑,叫苏叶摔了可不好。

于是宫人们早上打扫一遍,下午再去打扫一遍,务必清理干净。

要谁偷懒了,恭嬷嬷也不客气,直接就掌嘴,自个打几下后再继续干活。

一时间外头偷懒的宫人再不见了,一个比一个忙碌,苏叶隔着窗看了几眼都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