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爱争执的大佬们 我掐指一算,你还缺一……(第5/6页)

“已经满10幅了?”白清泉忽然挑眉。

“是。”王建笑道。

“这幅。”白清泉说着捏起她一直没来得及选的《雪山落日》,“这幅我觉得也要入选前十的。”

“……”易南昇看了一眼,皱了皱眉,这个画风……果然是白清泉会选择的画。

“这幅也不错,但……画风有些太阴暗了,对于清美双年展来说,会不会气质不符?”有人提出异议。

“我觉得画技基础上,也有点生涩吧?好像是更多精力用在情绪的表达上了。”裘远也皱了皱眉。

“是,单从技术来看的话,这幅《雪山落日》还不如《景山之下》啊。”

“……”白清泉皱起眉,没想到这么多人无法欣赏这幅画。

“嗯,表达的能力是很不错,但画者有点偏科啊。这个画风……不太好说。”

白清泉深吸一口气,忽然有些生气。

如果所有人追求艺术的过程都如此保守,那整个国家艺术的成长得蹉跎多少时间?

她环视一圈,带着怒气道:

“《雪山落日》必须入选前十,这次比赛的结果,体现的是清华美院的审美水平。

“这孩子多练一段时间,基础水平一定不会比其他画者差,但这个风格和情绪表达的能力,却是其他学生耗时多久,画多少幅,都未必能做到的。

“那种审核每个学生基础能力,画的有多细,完成度多高之类的标准,这是每个学校期末考试要干的。

“你这是比赛,是对未来艺术家的初筛,不是工匠评优。”

她言辞凿凿,语气非常严厉,措辞一点没不客气。

场内一片寂静,每位评委老师都皱起眉。

有的是被白清泉的话激怒,有的则陷入沉思。

连王建也收起了笑容,开始认真思考白老师的话。

大学校园也是会给孩子们做美感的引导和学习,并非指教技术。

只是……

白老师的话的确令他深省。

甚至对之前选出的十幅画都产生了些许隐忧,是啊,这种比赛、画展,不是高考联考选学生,也不是期末考试,首要标准是艺术审美,是冲击性的表达,是要最终在画展上能说服和打动那些优秀画作的目标用户。

评出的前十,只有各个都卖的出去,这个比赛才有公信力。

那些来买画的人,绝不会用美术老师般的眼光去审视一幅画。

他们或许会从审美角度去观察画的风格,笔触,但更多的绝对是尝试与画产生情感的连接。

画作必须能牵动他们的情绪,引发他们的共鸣,在某些方面触动他们,他们才会购买。

王建默默翻看起手里捧着的每幅画。

“我看看。”易南昇皱着眉,走到白清泉身边,接过她手里的画,认真浏览起这幅充满争议的画。

几分钟后,易南昇认真道:“这幅画的基础并不能说差,只是有些地方的确为了色彩冲突的表达,舍掉了纵身关系的表现。

“但我大概猜出,画者是故意要这样做的。

“在选择时,他优先考虑了在画作中体现情绪。

“以后多加打磨,应该可以做到两者兼顾。”

他转头看向王建,“我们再重新看一下那十幅画,换一幅下来吧。”

“嗯,各位老师对于未入选的其他画,还有没有其他异议?”王建转头望向摆在地上的画。

大家于是又将所有画重新审视了一遍,尽管疲惫,却仍提起精神,认真分析,专注点评。

最后,评委老师们只将《雪山落日》换进前十,撤下了另一幅水粉画。

前十筛选终于结束,所有老师们都松一口气。

之前觉得应该不难,可做起来才发现,要对每一幅画负责,要做到公正,谈何容易。

“居磊徒弟一幅都没入选……暂时先别跟他讲了。”离开时,王建抱着画,悄声对裘远道。

“嗯,等排名选出来再说吧。”裘远点头。

“后天就要进入冠亚季军的评选了,这段时间真是心累。”王建叹口气,选完冠亚季,可能还要面对许多送学生画作过来的名师大家的质疑,安抚完了,又要开始安排颁奖仪式。

之后再带着来参加颁奖仪式的所有参赛者在北京多个艺术馆参观,再写稿宣传上报。

还要在年前把年后办展的邀请函发出去,再加紧布置会展中心,入选的30幅画统一装裱,摆入展厅……

王建想起来就觉得焦灼。

“居磊的学生一个都没入选……你说沈佳儒老师送过来的画作,有多少入选的?”裘远问。

王建看了看自己右手捧着的前十作品。

所有邮寄来的画作,都有专员负责接收,统一拆包后用纸封包住画作边缘和画作背面贴着的名牌,国画的画幅落款,也要统一遮盖。

到他手里的时候,已经看不到署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