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他的头一个女人。)(第3/4页)

三个人一同进了宫门,贵人要往她的养和殿去,颐行和永常在蹲安送别了她,因猗兰馆在绥福殿之后,颐行便和永常在同路往西去。

转身的时候瞧见正殿廊庑底下站着个人,似乎正朝这里探案,待看明白回来的是谁,才一扭身子进了殿里。

永常在压声说:“这懋嫔娘娘也怪操劳的,自己怀了身子不能侍寝,却每天打发跟前的人候着,唯恐咱们这些低位的给翻了牌子。”

颐行不大明白,“宫里这么些人呢,她哪儿防得过来?”

永常在年轻,说话也没那么讲究,嗓门又压低半分,凑在她耳朵边上说:“看家狗只看自己的院子,别院的事儿自有别院的狗,和她没什么相干。”

可见对懋嫔都是咬着槽牙地恨呢,颐行和含珍听罢嗤地一笑,却也不敢多嘴,到绥福殿前拜别了永常在,两个人方相携回到猗兰馆。

银朱一直在候着,见她们回来,不由有些失望,“今儿不是您头天晋位吗,我以为皇上会翻您牌子呢。”

颐行却很松泛,大有逃过一劫的庆幸,到桌上倒了杯茶喝,笑着说:“我今儿才算见识了,原来后宫有那么多主儿,一个个盛装坐在围房里等翻牌子,那阵仗,要我是皇上,也得吓得没了兴头儿。你们想,我原先觉得我们家爷们儿姬妾够多了,我阿玛留下五位姨娘,我哥子连带通房有八个,院儿里成日间鸡飞狗跳不得太平。如今见了皇上的后宫,好家伙,都翻了好几翻儿啦。他还能坐在暖阁里吃饭呢,要是换了我,愁得吃喝不下,光是养活这群人,得多大的挑费呀。”

含珍却笑她瞎操心,“宇文王朝这家业,还养活不了几十个人么?当今皇上后宫算少的了,早前几位皇爷,光答应就有好几十,更别说那些没位分的官女子了。”

颐行啧啧,“做皇上不容易,说得好听是他挑拣临幸妃嫔,说得不好听,那是落进狼窝里,每个人都等着消遣他呢。”边说边摇头,“可怜、可怜……”

她这想法引得银朱调侃,“您早前不是说后宫人多热闹吗,这会子还这么想吗?”

颐行说是啊,“还这么想。毕竟官儿当得大,手底下得有人让你管,那才叫实权呢。要是人全没了,就剩你一个,那不成光杆儿了?”

所以老姑奶奶还是那个无情且有雄心的老姑奶奶,三个人唧唧哝哝又说笑了会儿,方才洗洗睡下。

第二日一早,颐行洗漱完了上懋嫔殿内请安。只是懋嫔如今怀了身孕,压根儿就不赏她们脸,颐行在前殿站了一会儿,既然说叫免了,便转身打算回去。

才要迈过门槛,听见有人叫了声小主,回头看,是懋嫔跟前掌事的宫女晴山。

颐行顿住脚,哦了声道:“晴姑姑呀,有什么事儿吗?”

晴山上前蹲了个安,“今儿接了御药房的知会,说皇上下令,命太医来给储秀宫主儿们请平安脉。小主今儿别上外头逛去,就在自己殿里等着吧。”

一个宫女,借了懋嫔的势,说话怪不委婉的,颐行说是,“我听您的令儿,一定不上外头去。”

她这么一说,晴山发现不大对劲儿了,虽说答应位分微乎其微,好歹也是主子。主子说听您的令儿,那是暗示她不懂尊卑,逾越了。

晴山忙换了个笑脸子,说:“颐主儿折煞奴才了,奴才不过是顺嘴禀告主儿一声,没有旁的意思。”

颐行眨了眨眼说是啊,“我也没有旁的意思,姑姑惶恐什么?”

晴山被她回了个倒噎气,脸上讪讪不是颜色,她却一笑,举步迈出了门槛。晴山没法儿,不情不愿送到了廊庑上,潦草地蹲了个安,也没等她反应,便转身返回殿内了。

颐行无奈地和银朱交换了下眼色,果然恶奴随主,懋嫔眼睛生在头顶上,身边的丫头也拽得二五八万。当初樱桃就是死在这里的,没准儿这位晴姑姑手上也沾着樱桃的血呢。

可惜位分低,管不了那许多,她只是好奇,“我记得那会儿樱桃和一个叫兰苕的一块儿进了储秀宫伺候,樱桃死了,那个兰苕不知怎么样了。”

银朱说:“还能怎么样,没准儿被贬到下处做粗使去了。咱们才来的,还没摸清储秀宫的情况,等时候长一点儿,总能遇上她的。”

颐行点了点头,迈动着她的八字步,慢慢踱回了屋子里。

这屋子面东背西,上半晌倒挺好,就是西晒了得,到晚间赤脚踩在地上,青砖热气腾腾,满屋子闷热。

颐行推开了两扇窗,瞄一眼桌上的《梅村集》,那是皇上给她布置的功课,她不想看,却也不得不看。

没办法,拽过一张椅子在窗前坐定,随手翻开了书页,定眼一看,“我闻昆明水,天花散无数。蹑足凌高峰,了了见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