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争(16)(第2/6页)

在场的陈先义、乌存与司徒囚已经被“陈纪袭杀小郎君”的消息镇住了。

谢青鹤所做的安排也不过分,只是将陈纪府中的武士换防,暂时软禁了陈纪。至于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东楼田先生出面,还要请示恕州的陈起,也轮不到几个下人顶锅。

陈先义与乌存即刻起身,快马加鞭赶到田安民家中传信。

谢青鹤又吩咐司徒囚:“司徒将军只管守好门户,以我想来,纪父应该不敢来叩门。”

司徒囚为之一凛。陈纪袭杀小郎君的护卫,已然死了两个人了,这会儿乌存带人去解除陈纪麾下护卫兵甲,还要把陈纪软禁在家中,万一陈纪想不开要来硬杠呢?

“仆在一日,必保小郎君长安。”司徒囚屈膝施礼离开。

谢青鹤这时候才吩咐素姑:“你去后边告诉阿母,安心歇息,今夜无事。”

待素姑离开不久,陈府四处点起灯火,有士卒兵甲碰撞声响起,步履沉重,整齐划一。

陈利依然屈膝正坐在屋内,沉默不语。

谢青鹤抓了一把水煮晒干的粗盐花生给他,在他面前坐下,说:“你是想知道,我是不是给你准备了一番说辞,让你去告诉阿父?”

陈利犹豫片刻,低声说:“今天在院子里的人很多。”

换句话说,就算陈利愿意帮着撒谎,他也不能确保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撒谎。

谢青鹤很意外:“若是人不多,你就愿意替我撒谎了?”

陈利摇头。

谢青鹤也觉得陈利不是背主之人。他奉命在谢青鹤与伏传身边服侍了两年,可他十五六岁就在陈起身边当卫士了,从守门的小卒子提拔起来,到登堂入室的佩刀心腹,哪可能说倒戈就倒戈?

“仆不能欺哄主上。若小郎君要仆守口如瓶,仆愿为小郎君封口。”陈利说。

他的想法与陈纪如出一辙。

要陈利背叛陈起,他做不到。可要他对不起小郎君,他也做不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杀。

谢青鹤剥开一颗花生,将花生仁都给了陈利,说:“一仆二主存身艰难,你也不必这么自苦,阿父是你的郎主,也是我的父主,你只管对他尽忠,不必多想我与他的关系——今日之事,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照实回报即可。”

陈利只知道陈纪要杀自己等人,只听见陈纪说要灭口,具体是为了什么事,他压根儿也不清楚。

至于说谢青鹤和伏传救人的事情,打死陈利也联想不到宿慧上面去。

——刚生下来的婴儿很容易被人看出不妥,像谢青鹤这都七八岁了,身份背景各种不凡,这年月的老百姓还迷信秦廷开国皇帝是他妈梦龙而生呢,陈敷、陈起父子问鼎之心都有几十年了,陈利瞧着小郎君吃缺的饼都幻想那是一条真龙,他哪里会觉得小郎君太聪明会有问题?

陈利嘴唇微微蠕动,半晌才低头把谢青鹤剥给他的花生吃掉,俯身低头退下。

谢青鹤又剥了一颗花生,嚼了一颗,有些无聊。

小师弟不在,屋子里又变得空荡荡了。

陈纪还在城北别院缠着常夫人,万万没想到老家都被谢青鹤抄了。

陈先义快马加鞭赶到田安民府上,这边田安民读信,赶到东楼写手令、用印、存档,乌存已经点齐了兵马,杀到了陈纪家中,陈先义带着手令赶到陈纪家里时,很顺利就解除了陈纪麾下武装。

陈纪名下记载于册的护卫是三百七十人,其中五十二人被他带到了城北别院。

陈先义拿出手令的同时,也调来了东楼的存档名册,按着人头一个个点名,人数也对不上——除了登记在册的三百七十人,陈纪养的护卫超额了。搁平时也不是什么大事,把名录往东楼一报,过了明路,堂堂陈家郎君,养几百个护卫哪里就出格了?

问题就在于,陈丛说陈纪袭杀他,陈纪还有二百个没登记在册的私兵……这就很要命了。

——这多出来的二百个见不得光的私兵,是不是专门养着谋杀小郎君的死士?!

乌存想到这一点冷汗都浸了出来。谢青鹤知道陈纪不敢暗杀自己,其他人不知道!想起小郎君隔三差五就陪着隽小郎君去陈纪家里玩耍,乌存很有一种逃过一劫的虚脱感。

府卫直接接管了陈纪家中的防务,陈纪麾下所有侍卫都被扣押,乌存则去询问田安民如何处置。

田安民眼也不眨:“下放营卫编入恕州前线,明天是不是就有一批辎重要送去?跟着走。”

这处置也不能说过分。去了前线,有运气还能出人头地,风风光光地拾着军功回来,没运气就和如今在前线的士卒一样,倒在战场之上。陈家子弟在前线,陈起也在前线,谁敢说去前线是惩罚?

陈起没有对抗庶兄的想法,他的武士们自然也不会与东楼手令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