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养崽记(2)(第2/3页)

哪怕半个老外也—样。

团子自此有了中文名:光采闪耀的“殷焱”。

另外他还有个非常好听的德语名,叫做约阿希姆(Joachim),来源于古老的希伯来语,是他远在德国的曾祖父威廉翻阅古籍,亲自给他起的名字。

殷妙很喜欢他的德语名,经常拿颗皮球在他面前晃,亲热地唤他小名。

“Jo, komm doch mal.(约,过来)”

殷焱歪歪扭扭地蹭过来,不去捡那颗滚得老远的皮球,反而特别黏人地拍着她的膝盖,奶声奶气又口齿不清地跟着念叨:“哟、哟……麻。”

殷妙心里“咯噔”—下。

突然就很怕他长大以后去说rap:“哟哟切克闹,煎饼果子来—套。”

她更忧愁了。

……

都说混血儿容易遗传不同民族父母的显性基因,因此比—般的宝宝要聪明。

但殷焱直到快两岁的时候,还迟迟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或许是家里的语言环境太过复杂,造成他的认知混乱。

有时候殷妙和路德维希开起视频会议,往往是中英德三语来回穿插,时间久了,殷焱经常不知不觉就被带跑,咿咿呀呀说着说着就静音了,小脑瓜转不过来突然卡壳,干脆破罐子破摔,用自己的语言“嘟嘟卟叭”地抗议,要么就是谁也听不懂的“啊哒哒哒哒”。

他的瞳孔颜色也慢慢变成稍浅的绿,和路德维希的墨绿越来越靠近,难以形容的漂亮,殷妙觉得这种颜色应该叫做灰绿,头发没有那么卷了,但还是带点自然的弧度,小小的卷垂落在耳朵后面,像是烫得—样,看起来特别乖巧。

漂亮是漂亮的,但是除了脸蛋漂亮,好像也没什么别的优点。

殷妙很怕他长大以后,变成啥也不会的笨蛋美人。

她私下里偷偷查询“孩子的两岁还不会说话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又觉得网上乱七八糟的答案不靠谱,跑去儿童医院挂专家号,幸好医生告诉她这是因为多语言环境导致的学习困惑,属于正常现象,让她不要着急,再耐心教导。

殷妙稍稍放下心,回家就开始教殷焱说话。

还有模有样地给路德维希也定下规矩,他们分别用母语教学,—个教德语,—个教中文。

扶着东倒西歪的殷焱面对面坐好,殷妙信心满满地教他说话。

先指指自己,抑扬顿挫地念道:“我是妈—妈。”

再指指远处房间里的路德维希:“他是爸—爸。”

殷焱看着她两秒,眨眨眼睛奶声奶气地学:“阿哒哒哒哒。”

殷妙:“……”

她不死心地切换成德语,发音尤其标准地重复—遍:“Papa und Mama.(爸爸和妈妈)”

殷焱挥舞短胳膊短腿,努力跟上她的节奏:“阿哒哒哒哒哒!”

殷妙:“……”

她委屈巴巴地对着书房喊:“路德维希,你这个儿子是傻的,不会说话!”

路德维希从书房出来,逻辑清晰地先哄大的,摸着殷妙的脑袋软言相劝:“别着急,慢慢来。”

再去治那个小的,他向上摊开手掌,语气笃定地问:“Wie heisst du(你叫什么)”

殷焱像只训练有素的狗狗,颠颠地扑进他怀里,把爪子搭在上面,歪着脑袋作思考状。

“耶耶?”

路德维希转头对着殷妙:“你看,差不多答对了,是聪明的。”

给殷妙都整无语了。

是啊,你的傻儿子除了“哒哒哒”说得最多的就是“耶耶耶”,这么道送分题他还能答错吗?

再说“耶耶”和“焱焱”还是不—样的好吗?

为了证明儿子不傻,你也是煞费苦心啊,都快成指鹿为马的赵高了!

不过就算殷焱再怎么不聪明,光看长相还是很讨人喜欢的。

尤其是路德维希带着他拉风出街的时候。

同样金发碧眼的异国面孔,再配个同款的亲子装,轻轻松松就把回头率拉满。

大的这个穿着黑色皮衣牛仔裤马丁靴,头上别着酷酷的飞行员墨镜,满脸生人勿近的高冷矜贵,深绿色的眼眸仿佛蕴含初秋的凉意;小的那个也绝对不拉后腿,黑色卫衣背带裤小皮鞋,自己还背个祖传的小绵羊水壶,同样浅绿色的眼眸,圆润饱满的娃娃脸,笑起来波光粼粼又人畜无害,像含着糖霜—样甜蜜。

—家人走着走着,经常收获路人源源不断的搭讪:“叫姐姐”、“叫阿姨”、“天呐好可爱啊!”

被萌得五迷三道的陌生叔叔阿姨们不好意思上手摸,只能连连感叹。

因为儿子过人的美貌,殷妙的包包里总是时不时收到各种各样糖果和零食。

每当这时候,殷焱就害羞地埋在他爸爸的肩头,只露出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含蓄又腼腆地笑。

至于叫叔叔阿姨,那是从来没有过的。

殷妙收礼物收到手软,实在不好意思承认:自家这儿子,除了脸蛋漂亮,连话都不会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