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反撩 她能不能谋杀亲夫?(第3/5页)

好在,后来遇见了她。

在那个红烛温柔摇曳的夜里,她身着华衣凤冠嫁到他跟前,挪开花扇露出梅花薄妆,而后悄然走进他心里。

他最幸运的事情,其实是遇见她。

谢珽阖眼遮住眼底浓色,垂首蹭了蹭她发髻,收紧怀抱。

……

谢砺的事在府里并未张扬。

毕竟祸起萧墙,张扬开了非但让人徒生揣测,弄不好还会动摇军心。谢珽那晚召集众人,当众揭破,是为彻底斩断谢砺的后路,一锤定音,也免却之后牵扯不清。往后,只需向与谢砺有旧交的人摆明实情即可,与此无关之人,实在不必卷入。

外头风平浪静,府中仆妇丫鬟更不知情。

老太妃近来在照月堂调养,除了留秦念月陪伴说话几日,几乎不与旁人往来,更无从得知消息。

连着两日没见高氏,不免问及情由。

阿嫣便说,是当初蛊惑谢瑁的事查到了高氏头上,高氏也都供认不讳,加之有其他的事情牵扯,近来暂且禁足。

武氏在旁亦道:“二弟也没说什么。”

老太妃愣了片刻,叹气不语。

若是从前,她不肯服老,听到这种事后总要插一脚的,免得王府后宅成为武氏的天下。但秦念月两回生事,她试图主持大局时碰了软钉子,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如今又出了郑家的事,更令她颜面扫地。

——被娘家人合着伙坑骗,眼线都安插到身边了,还蒙在鼓里为他人做嫁衣。这事儿若传出去,着实是个笑柄。

老太妃哪还有脸逞强?

只能任由武氏和阿嫣安排罢了。

这也省了阿嫣的事,从照月堂出来后,跟武氏说了一声,便拐道去看谢淑。

谢砺的罪名自然没波及到她。

但素来崇敬的父亲骤然被撕破虚伪歹毒的面目,这事换在谁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谢珽已然说了处置,要择日将谢砺和高氏送去边地,从此骨肉分离,恐怕相聚无期。

谢淑甚至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

毕竟,谢珽肯留下谢砺的性命已是格外开恩了,若不然,凭着那些罪状,恐怕一家人得阴阳相隔。

谢淑很清楚父亲的罪行有多严重。

这无疑是极纠结难受的。

谢淑有些打蔫,整个人闷闷不乐。

阿嫣陪她到后园散心开解,姑嫂俩说了大半日,谢淑心里总算好过了些。又觉得父亲如此行径,着实愧对老王爷和谢珽、谢瑁他们,心中甚是歉疚。但今时今日,她又没法像靖宁县主那样领兵打仗,替父赎罪,歉疚也只能藏在心里。

——她向来信奉行胜于言。

这些愁闷,终不是一两日就能消的。

谢淑也不愿将阿嫣拽入苦闷,转而道:“家里出了这样的事,谁都想不到。对了,前日我去外面,碰见了徐公子。其实我知道徐叔叔为何不远千里的赶过来,但如今这局面,谁都没心思提这些。”她声音微顿,眸中掠过黯然,“我不便出府,你能帮忙递个信儿么?”

“怎么说呢?”

“如实说就行了,免得徐叔叔扑空。”

“那你……”

谢淑摇了摇头,“过阵子再说吧。反正如今就算来了,也谈不成什么。”

……

徐秉均那边阿嫣是亲自去递消息的。

毕竟事关王府机密,又牵涉两个人的心事,派谁去都不妥。

好在徐叔叔秉性宽仁,不是急性子,既碰上这种事,倒不急着做什么,只瞧儿子的态度再做决定。徐秉均关心的却只有谢淑,怕她骤遭打击撑不住,等不及将阿嫣送走,便匆匆告辞跑了。

想必两人相识甚久,又曾频繁往来,早就有了单独约见的路子。

阿嫣遂辞别回府。

没两日,管事便将曾媚筠引荐的郎中请了来。

时序渐入九月,汤药也喝过一阵子了,阿嫣自觉身上好了许多,倒也不觉得忐忑。曾郎中诊完脉,又对照曾媚筠先前诊出的脉象一瞧,便笑着站起了身,“舍妹开的方子果真妥帖,王妃的身体已好转了许多。”

一句话,说得卢嬷嬷满面喜色。

“咱们王妃先前的脉案,也都带过来了,郎中瞧瞧,如今可恢复如初了么?”

她满心期待的说着,让玉镜拿来脉案。

曾郎中瞧罢,便道:“倒是恢复六七成了。嬷嬷也不必心急,王妃这身子是长年累月亏损过去的,若补得太猛,还未必承受得住。人家造房子尚且要筑牢根基,调养是长久的事,总得耐心些,急不得。”

“是老婆子浅见了。”

卢嬷嬷笑着,亲自沏茶给他,“不知还要多久能恢复好呢?”

“再养一个月,大约就差不多了。”曾郎中原也是医者仁心的人,既是受堂妹所托,对阿嫣的事自然极为上心,斟酌着调了药方,又叮嘱了好些细节,才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