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护食 “你盯着内子作甚?”(第2/4页)

而今看来,表妹未尝不是被人利用,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

当日的招供重新浮上心间。

闺中尊养的姑娘,偏巧在阿嫣出门去客栈时,听到仆妇议论,勾动采买笔墨的心思;偏巧在那日遭了毛贼,身手灵活得连王府仆从都没防住;偏巧就跑到了客栈跟前,还偏巧在阿嫣出门时被人被人推了一把,瞧见阿嫣的身影……

若果真是郑吟秋蓄意而为……谢珽脸色渐沉,眉宇间的些许温柔亦尽被冷厉取代。

“如此处心积虑,其心可诛!”

“这些也只是推测……”

“我知道。”谢珽捏了捏她的手,如同安抚,“无论是谁,查实之后定须严惩。”

阿嫣咬了咬唇,低声道:“郑姑娘身后是郑老刺史,两位长辈又会牵扯到二叔和三叔,只怕会令夫君为难。”

“先齐家,后治国,若连身边人都护不住,如何保护一方子民。”谢珽瞧见她眼底的忐忑,微微俯身与她额头相抵,神情间流露出歉疚与疼惜,语气却冷沉而笃定——

“这件事是我连累了你。”

“放心,不论查到谁头上,都不会姑息!”

……

有谢珽做后盾,阿嫣心里踏实了不少。

当日后晌,内官再次登临随园,传了永徽帝的口谕,欲请他入宫一趟。为了示好招揽,还设了宫宴招待。

谢珽端然接旨,翌日清晨携阿嫣赴宴。

这日的天气不甚好,早晨起来就阴雨绵绵的,将窗外芭蕉打得轻响,待换衣出门,风里竟自添了稍许凉意。

夫妻俩乘车到了宫门口,由御前伺候的内官亲自来迎,往太液池畔的永宁殿走——那处殿宇依湖而建,虽不及麟德殿雄伟轩峻,却因临水而建,就着淼淼烟波和亭亭菡萏,别有雅趣。

宫人恭敬撑伞,夫妻俩并肩而行。

雨势渐弱,却仍有点滴细丝打在伞面,穿过数重廊宇,在通往太液池的宫廊上,却忽然遇到了熟人——

锦衣玉服的诚王和周希逸。

谢珽昨日接旨时就曾向内官透露,说出兵之事非同小可,素闻诚王在朝堂上颇有几分威望,对平叛之事也有经历见解。故而今日之宫宴,愿与诚王一会,将彼此态度问明白,免得谢家有意相助,却遭人忌惮误解,吃力不讨好。

永徽帝巴不得他帮忙平定乱局,立时应了。

此刻遇见诚王也在意料之中。

只是没想到,周家竟也派了人到京城,且跟诚王牵连在一处,被带来赴宴。

按说,以剑南节度使周守素的行事,在郑獬被诛、陇右军政大权未定时,派人进京刺探消息,观望朝廷的态度,也算情理之中。但周希逸素来隐姓埋名的四处游荡,如今却亮明身份勾搭上诚王,此举颇可玩味。

游廊金绘彩画,在秋雨里蒙了层雾气。

两拨人虽是从不同的宫门进来,却都要去往永宁殿赴宴,迟早难免相遇。

谢珽故意放缓了脚步。

片刻之后,在游廊交汇处相遇。

诚王原就将谢珽视为嚣张狂悖之人,昨日听闻户部侍郎徐元杰暴毙于郊外,似跟消失两日的谢珽有关,心中愈发觉得此人居心险恶,胆大妄为。奈何风声虽送到了耳中,京兆尹的人昨晚也匆忙立案,至今却没寻到半点实据。

他不好凭空指责,又看不惯谢珽肆意妄为的做派,哪怕竭力克制,神情仍极冷淡,与平常的八面玲珑迥异。

这般反应恰如谢珽所愿。

谢珽只做不知,随意拱了拱手,目光瞥向旁边的周希逸。

两家虽曾联手攻伐陇右,就连如何策应配合,都是谢珽跟周希逸亲自商定的,但始终避着耳目,未曾声张。不论周家是否泄露过底细,谢珽这一瞥,全然是碰到陌生人时的打量,不掺杂半分旁的情绪。

谁知视线挪过去后,周希逸竟毫无反应。

他在盯着阿嫣,目光一错不错。

谢珽方才相向而行时,就看到周希逸在打量这边,原以为是冲着自己,如今看来,竟像是冲着阿嫣?他暗自皱眉,瞥向身侧,就见阿嫣盈盈而立,神情间并无半分异样。

再瞧周希逸,仍死死盯着阿嫣。

这样的举动属实唐突之极,以周希逸的身份见闻,更不该在宫廷里犯这般错误。然而此刻,那位竟丝毫不顾失态,一双眼睛盯住阿嫣时,年轻英俊的脸上只写了两个字——

震惊!

谢珽很不喜欢妻子被人这样盯着,尤其周希逸的目光里藏了对美色的贪图,似觊觎已久。

他看向诚王,沉声道:“这是?”

“剑南节度使之子。”诚王没打算隐瞒,语气里甚至带着几分得意,侧头拍了拍周希逸的肩膀,“这就是汾阳王。”

“哦。”周希逸惊而回神,有点魂不守舍,“拜见汾阳王。”

谢珽皱眉,“你盯着内子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