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3页)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在章佳常在所生的八公主满月礼的前两天,大清第一位太皇太后崩逝,享年七十五岁。

康熙给这位辅佐他多年的祖母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不论如何,康熙对这位祖母还是有感情的,对于她的离去也是伤心不已,辍朝数日,对其葬仪也是盯得极为仔细,连用什么香烛都要过问一遍。

众嫔妃前脚刚侍了一个月的疾,后脚就要开始守灵哭丧,长期娇生惯养不运动的身体本来就是亚健康的状态,再给这么一累,好多人都病倒了。

但是没办法,太皇太后的葬仪,就算是硬撑也得撑下去,谁敢在这个时候抱病,谁就是对太皇太后不敬,是有违孝道!皇上才不会管你是不是真的病了呢。

咬着牙熬完了孝庄太后的葬礼,仪敏在永寿宫里足足疗养了四五日才缓过神来。

她这还算好的,懿贵妃那里断断续续病了小半月,卓沅也病了好几日,连承干宫的茶话会都停了。

但不管怎么说,虽然对一位老年人的去世,从道义上是该表达遗憾的,可……仪敏心里还是松口气的,孝庄太后一去世,压在她头顶的大山就搬去了一座,她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些。

……

康熙二十六年到康熙二十七年,是很殇的一年。

在孝庄太后去世之后,没多久,宫外就传来消息,钮钴禄氏的遏必隆大人和董父也相继离世……

……

因为孝庄太后的事,康熙很是安分了一年,连蒙古都没怎么去,一心就在皇宫里待着守孝。

但他是个特别精力旺盛的皇帝,尤其喜欢出宫游玩和打猎,这一年可是把他憋坏了,等一年守孝期满,他就又开始想着搞事情了。

他又要南巡了!

“如今胤祎也大了,这次南巡你便也跟去吧,也见见江南风光,”卓沅说道,这次的随行人员很多,不仅她这个皇后会跟着一起去,连名单都是她来拟的。

仪敏含笑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

这些年,仪敏才是真的憋狠了,因为胤祎年幼娇弱,怕他受不住长途颠簸,她连木兰围场都很久没去了。

又道:“把阿雅和班第也一起带去吧。”

阿雅如今也十八岁了,该是成婚的年纪了,婚期虽还未定下了,但大约就是明年了,而博尔济吉特班第这半年来一直住在京城,就等着赶紧结婚,然后带着媳妇回老家了。

他这么些年表现不错,身边也干净,对阿雅也算真诚,仪敏没什么不满意的。

只是……阿雅成婚后就得去科尔沁,这嫁与蒙古的公主,前几年想回京都难,又何况是去南边游玩。

仪敏就想着,在彻底成为科尔沁的媳妇之前,带阿雅去看看更多的风景,多体会些风土人情,也……顺便带上博尔济吉特班第,就当让他们这对未婚夫妻培养感情了。

卓沅自然是同意的,她眼里露出笑意,“也好,到时候就让班第和胤禛、胤祾、胤祎待在一起……”

“这个好!”仪敏笑了,想娶姐姐,怎么能不过小舅子这关呢?

……

都说江南好风光,仪敏是深以为然的。

哪怕每天要接见不少官员夫人,应付不少各式各样的人,都不能减少她对江南的喜爱。

这里所见的,都如一副浓墨淡彩的水墨画一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为之心折。

皇宫外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惊奇和喜悦。

其实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船上,毕竟康熙还是带着政治任务的,每天不仅是游玩,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作为后妃,仪敏自然也不能独自出门玩闹。

但是她有一个小天使啊。

胤祎虽然今年才六岁,但已经露出了小暖男的本性了,对妈妈和几个姐姐都体贴极了。

仪敏作为温贵妃不能有逾举之行,但胤祎是皇子,又一向受父兄宠爱,稍稍撒撒娇,胤禛等人便会带他下船了。

知道额娘喜欢各种带有江南特色的东西,他就买了好多,像是生肖摆件、香珠、香包、绣花精美的团扇……都一箱箱的给额娘和几位姐姐送去。

当然……付钱的是康熙派来保护皇子的侍卫大哥。

他还会用稚嫩的语言把一天的所见所闻都复述出来,尽可能的让额娘开心。

“今天姐夫偷偷买了个簪子,我看到了,上面有两颗红豆,一定是给大姐姐的,上次姐夫也买了一个香包,隔天大姐姐就系在衣服上了,我去问,他们还都不承认,说是我看错了……”

“额娘,听四哥说,过两天回苏州还有一场万民宴,到时候肯定热闹极了……”

有他在,就算错过再多的风景,仪敏也不觉得遗憾了。

仪敏揽住儿子,轻声笑道:“下次可不要去问大姐姐了,她会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