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3页)

这孩子的周岁宴马上就要办了,结果孩子爹跑出去浪了,这算怎么回事?

而且因为康熙理由足够充分且正直,她们都不好要求他等两个孩子办完周岁宴再走。

储秀宫。

仪敏揉了揉眉心,“你怎么看?额林珠的周岁宴要不要提前办?”她拿不定主意,就想找懿贵妃问问,到底是提前办了,还是按原计划来,总得有个章程啊。

民间有一种说法:这生辰啊,只能提前办,不能延后办,否则不吉利。

懿贵妃也头疼,“再等等吧,等皇上定下南巡启程的日子,额林珠的生辰在九月底,如今才是月初,还有时间……”

她还是抱有期待的:万一皇上是打算参加完两个孩子的周岁宴才走呢,毕竟出发的日子还没定,一切还不能太早下定论。

看了她一眼,仪敏微微苦笑。

不同于懿贵妃还抱有希望,她是对康熙没有一点信心了。

她甚至怀疑,康熙此举是特意想压制一下胤祎这个贵妃之子,以及敲打一下,因为抚养四阿哥和生下公主而日益高调的懿贵妃和佟家……

这些年,她待在永寿宫里,对后宫大多事情都置身事外,反而看的极为清楚。

康熙最看重的皇子是太子和大阿哥这个长子,除此以外,最宠爱的皇子就是四阿哥和小十。

前者是贵妃表妹的养子,兼其生母救驾而死,后者是比较中意的贵妃所生的阿哥,身份尊贵。

与之相比,他对其他皇子就要淡很多了,而且他还十分势利眼,对生母出身越低、封位越低的皇子,就越不重视。

但……仪敏冷眼旁观,总觉得他是在用大阿哥磨砺太子!并且……不允许除了他选定的磨刀石之外的阿哥,能有资格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没有如何依据,这就是一种本能的直觉……

尤其,在听说,太子为了和大阿哥较劲,愈发刻苦读书,勤练武艺之后,她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了。

……

而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仪敏所料。

九月中旬,康熙彻底定下了启程的时间和随行人员。

日子定在九月二十三日,而这一天,刚巧距离七公主周岁宴还有七天,距离十阿哥周岁宴还有十八天。

随行的嫔妃,他只选了安妃这位汉人出身的嫔妃,毕竟南巡嘛,那边汉人自然会更多一些,带着安妃,也算是释放一种友好的信号了。

哦对了,他还顺便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一起带走了。

……

不同于懿贵妃赶在康熙离京前,把七公主的周岁宴办了,仪敏思来想去,还是准备按原来的安排来。

毕竟……周岁宴只有一次,她不想让自己儿子的周岁宴办的匆忙而草率。

为了补偿宝宝,仪敏和卓沅把周岁宴办的很漂亮,又因为康熙、孝庄太后、皇太后都不在宫里,留在宫里的众妃嫔,也多少放下了些矜持,都比较嗨。

小家伙当天也很兴奋,一次都没有哭闹过,抓周时,一把抓住了小木剑,喜欢的不肯撒手。

……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七日,宜嫔生十一阿哥,胤禌。

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四日,万流哈常在生十二阿哥,胤裪。

康熙二十五年,十月一日,章佳常在生十三阿哥,胤祥。

……

自从小十的周岁宴之后,仪敏就越发低调起来,一心在自己的地盘上养娃。

永寿宫内,和永寿宫外,就仿佛是两个世界,后宫的诸多纷扰,都被一道宫门挡在外面,不曾惊扰里面半分。

但仪敏最近就很愁。

因为小十马上就要三岁了,该搬到南三所去住了。

“我不,我不要,我不要走,我不要离开额娘,呜哇啊啊啊啊……”

仪敏斟酌两天,还是决定如实告知,听完额娘的话,小十酷似妈妈的杏眼眨巴了一下,当场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边哭边喊着,声音贼大。

仪敏又心疼又无奈。

她倒是感官还好,毕竟就算在现代,孩子大了,也是要上幼儿园的,把南三所当成个寄宿式的幼儿园,她心里就不那么抵触了。

但小十不同啊,他长这么大,都没有离开过额娘呢,他小小的心灵实在承受不来如此打击啊!

为了安抚他,仪敏还特意提前把阿雅、乌希哈、泰芬珠、胤禛、胤祾,都喊了过来,想着让哥哥姐姐们来劝劝他。

但是显然没什么效果。

阿雅和乌希哈、泰芬珠上前去想抱他哄他,他不仅不让抱,还转过身体,拿屁股对着她们。

胤禛和胤祾给他讲南三所的各种好玩的,以及他们兄弟间的各种小活动,他也捂住耳朵,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样子。

最后,给他磨得实在没有办法了,仪敏就随口说了一句,“你以为人人都能去南三所吗?只有聪明的小孩才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