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4页)

“嗯?”仪敏一脸懵逼,她看着面前的侄儿媳妇,迷茫的问道:“你刚刚说什么?我怎么没听懂?”

瓜尔佳氏面露苦笑,她低声重复道:“族里有意送一位姑娘入宫帮扶姑姑。”

因为婆婆和丈夫都和温贵妃娘娘关系亲近,是以,瓜尔佳氏很聪明的把‘娘娘’二字,给换成了‘姑姑’,以示亲密。

仪敏也挺吃她这套的,一方有意亲近,一方有意讨好,自然相处不错。

听到这个,仪敏的第一反应不是关注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家竟然还有女孩儿?”

她一脸震惊,要知道,董家上下她基本都是摸过一遍底的,她是百分百确定,董家全族目前就她一个适龄的女儿。

他们从哪里变出来的姑娘啊?

瓜尔佳氏一脸一言难尽,她是新媳妇,说起这些事难免觉得尴尬,磕跘了两下才低声说清楚:“是一位旁支族人早年养在庄子上的外室所生,后来生母病逝,便被随意丢在庄子里,由一个老嬷嬷带大,从未入过族谱,外面也鲜少有人知道……”

仪敏懂了。

合着不仅是一位普通族人的女儿,还是一位偷偷养在外面的外室女啊!也难怪之前不曾听说过。

这身份,着实是尴尬极了。

老实说,董家虽然缺女儿缺疯了,但以仪敏对董父、董大哥几人的了解,他们恐怕宁愿没有女孩,也不想有这样一个出身的女孩。

她问道:“父亲同意了?”

瓜尔佳氏点点头,她说道:“好几位叔爷一起来找祖父商议的,祖父先是不同意,后来几位叔爷日日都要上门,一待就是大半日,祖父不知怎的就同意了。”

嗯?仪敏挑眉,这不能吧。

董父虽然现在看着不咋地,但是当年也是靠自己杀出赫赫战功,凭一己之力把董家撑起来的厉害人。

不说别的,只看现在董家只有董父这一支是汉军旗,其余都是包衣旗,就也该知道,董父年轻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了。

哪里是能被族人兄弟威逼利诱、绑住手脚的呢?

难不成是真的年纪越大,心就越软了?可既然心软,又为何只对兄弟族人心软,而不对唯一的女儿心软体谅呢?

见她眼中露出冷意,瓜尔佳氏歉疚道:“实在对不住姑姑。”

看她一眼,仪敏拍着她的手安抚道:“关你什么事?你才嫁进来不到一年,本宫怪谁也不能怪到你头上!”

早在今年年初,董大哥就去被封为湖州总兵,前往湖州赴任了,大嫂西林觉罗氏当然要跟着过去,顺便也带走了两个小儿子。

只将刚刚新婚的长子夫妇和还在读书的次子留在京城。这些日子,入宫来见仪敏的都是瓜尔佳氏这位新妇。

好巧不巧,二哥二嫂常年外任,已经数年不曾回京,三哥又陪着三嫂在盛京安胎,一家子里除了董父,能当的住事的一个都不在京城。

只留下瓜尔佳氏一个新媳妇管家。

和大嫂在董家掌权管家多年的威风不同,瓜尔佳氏刚刚进门正是脸嫩的时候,一没有子嗣,二没有威信,又无积年的长辈撑腰指导。

连自己都还没整明白,哪里还有能力精力去和董父那些辈分最高的长辈周旋。

仪敏略沉吟了一会儿,问道:“那位姑娘是个什么情况?”

这一点,瓜尔佳氏专门让人去打听了,她当即说道:“据下面打听到的,这位姑娘单名一个凝字,今年十六岁,容貌还算上佳,但应该不是什么极为出众的美人,大约半年前被其父从庄子里面接回家……”

眼睛一眯,仪敏打断她的话,问道:“为什么突然就把人接回?她父亲是做什么的?”

瓜尔佳氏轻声道:“夫君亲自去查了,那位族叔原本是做些小本生意,家里不算富裕,但也小有余财,至于为何突然把人接回……是三叔爷找上的门……”

“三叔啊,”仪敏嗤笑一声,“一把年纪了也不见长进,尽整些虚头巴脑的。”

董氏一族的钟灵毓秀都集中在董父一脉上了,剩下了的全是一帮子爱投机取巧的蠢货。

尤其是这位三叔,早些年就因为一些蠢事,惹怒了大嫂西林觉罗氏,被好好收拾了几遍,很是老实了一些年。

这次怕不是看大哥大嫂不在京城,以为没人能治得住他了,这才敢跳出来琢磨他的‘大事’吧。

按了按眉心,仪敏闭眼道:“你继续。”

瓜尔佳氏只当没听到温贵妃的话,垂眸沉着道:“妾身和夫君也是前日才得到消息,说是族里有人提议要给这位凝姑娘上族谱……”

“一群蠢货!”仪敏这次直接骂出了声。

这事干的,真让人恨不得甩干他们脑子里的水。

给一位外室女正经八百的上族谱,说出去不仅在丢全族的颜面,而且有此前车之鉴,日后族里的寻常子弟娶妻都得要困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