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5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总不能为了军功,就去盼望着多打仗吧,”仪敏挽着卓沅的手腕,两人没乘轿辇,一路边聊边走着。

“而且,为了战事,延龄的婚事都延迟了,上个月嫂子进宫还专门提起过,觉着对不住瓜尔佳格格。”

卓沅安慰道:“如今前线渐入佳境,扫尾的事也轮不到你兄侄来做,想必凯旋之日不远了。”

“但愿吧,”仪敏笑道:“总是听嫂子夸赞我那未来的侄儿媳妇如何知礼、如何大气,我心里早就想见上一面了,早盼着他们成婚,也好叫嫂子把人带进宫来看看。”

西林觉罗氏是真的很满意瓜尔佳格格,每次入宫见仪敏的时候都要说几句,说出来的全是优点,一句坏话都没有。

平时在一些夫人交际的场所,也是常常把瓜尔佳格格带在身边,不吝于表达喜爱,给足了瓜尔佳氏和瓜尔佳格格脸面。

投桃报李。

董家善待她妹妹,石文炳自然也对董延龄这个未来妹夫照顾有加,多有提点维护,瓜尔佳格格也常为西林觉罗氏做些抹额、鞋垫、帽子之类的小东西,以示尊敬和感激。

姻亲之间本就是这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关系,就这样一来二去的,虽然小两口还未成婚,但两家已经很有一种关系亲密的意思了。

钟粹宫离承干宫很近,两人在走了一会儿就到了,永寿宫还有些事务要处理,仪敏就没有进去,两人在门口道别。

承干宫内。

一位面容平凡的嬷嬷已经久候多时了。

“娘娘,宫外传来消息,赫舍里氏的那位常泰少爷,已经因办事不利、延误战机,被贬到了直隶省。”

卓沅笑了,“说来本宫也很久没见到妹妹了,算算日子,格佛贺生的长子也快周岁了,本宫这个姨母理当送些东西过去。”

她转头看向桑若,“你亲自去挑几车礼品,安排人送去科尔沁。”

“也顺便让人和格佛贺说一声,就说,仁孝皇后在世时对本宫多有照料,如今她的弟弟被贬到了直隶省,那里和蒙古离得近,让格佛贺稍稍照料一二,以报答当年仁孝皇后的贤德吧。”

桑若笑意加深,“是,奴婢定会让人告知世子妃,请她‘好好’照料小赫舍里大人的!”

宫外的钮钴禄氏,还有卓沅自己手上的势力,锲而不舍的追查了大半年,把赫舍里氏里里外外筛查了一遍,上到索额图、噶布喇,下到刚刚进门的几个新媳妇,谁都没放过。

这才挖出了赫舍里常泰。

偏偏这小子很有几分聪明和狠劲,几次三番躲过了暗算,身后又有赫舍里氏和太子,不能明着下死手,又折腾了大半年。

眼下终于逮住了……

……

前朝关于那些降兵及其家属的安顿抚慰,很是商议忙碌了一阵。

康熙也久未踏入后宫。

没有了这个罪恶之源,后宫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这些天的茶话会也和谐了许多。

大家也不唇枪舌剑,明朝暗讽了,每天就讨论讨论衣服首饰、点心菜品什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就连仪敏这个一向不参与她们话题的人,都觉得空气清新起来,只恨不得康熙再多忙两个月才好。

只是这人一闲下来,精神一放松下来就容易琢磨东西。

仪敏也不例外。

她现在就在心里琢磨着——眼瞅着仁孝皇后已经过故去三年有余了,卓沅的皇后之位也该安排上了呀。

她可是很期待卓沅头戴凤冠、身穿皇后朝服的样子呢。

——一定超级好看!

……

有些事儿就是经不起念叨。

仪敏前一天睡觉前还在想着这件事呢,第二天康熙的圣旨就下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贵妃钮钴禄氏,端庄淑睿,雍和粹纯,实乃朕之良配,仰承太皇太后慈训,特此册封为皇后……”

卓沅似乎一点也不惊讶,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臣妾谢皇上厚爱。”

仪敏就在边上看着她,愣是凭借着彼此深厚的了解,从她那淡定的神态中窥见了两分欣喜。

很高兴的笑起来——恭喜得偿所愿。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宿命,自相识以来,卓沅的每一次册封,仪敏都在现场,见证了对方的所有的高光时刻。

皇后的册封礼排在中秋节之后,排场比上次大封后宫还要壮观一些。

而仪敏作为妃位,自然也是要着品级大妆,跟着走些流程的,而全程下来,她就总结出一个字——累!

神奇的是,仪敏这个身体不错的都差点累趴下了,卓沅这个体质比不上她,身上朝服朝珠更重、要走的路更多的人,却一直神采奕奕,而且第二天也没见她有什么身体酸痛的情况。

就让人不得不感慨,有时候这精神头一上来,身体也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