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外篇 首辅大人的日常(三)】(第2/3页)

而沈嘉去年用粮食解决了北方大战,就算主战派天天说他的方法过于懦弱和温和,也无法否定他的功绩。

一个才当了三年的两广布政使,竟然能拿出如此多的粮食来解决战争危机,光是这一份功绩也足以傲视群雄了,因此皇上提拔他接替首辅之位,朝堂上敢明着反驳的人并不多。

散朝后,沈嘉照例带着太子去处理公务,徐柏宴贴身跟着,时不时与赵庭解释一些政务上的事情。

他去了一趟西北,回来后人粗糙了许多,以前喜欢穿雪白的长衫,风光月霁,如今除了朝服就是一身布衣直缀,据说刚定下亲事,年底就会完婚。

“沈大人,下官还未曾郑重向您道过谢。”徐柏宴私下对沈嘉说道。

“为何要道谢?”

“自然是谢您免除了一场大战,活命无数,下官在西北数年,对当地的百姓也有了感情,能看到他们活着就是最好的安慰。”

沈嘉问他:“那你觉得这场战争是大更好还是不打更好?”

徐柏宴摇头说:“下官愚昧,且不喜欢争端,自然希望天下太平最好,但接触过北境蛮夷就知道,好战是刻在他们的血液里的,根除不掉,能免除一次战争却不能安享太平一辈子。”

“你说的对。”沈嘉转头问赵庭:“如果让你来主导一场侵略之战,你会怎么做?”

“这......”

“不必现在回答我,回去好好想想,写一份详细的方案来,也可以去咨询朝中的老将军们,战鼓一响,将士们在前线拼杀,后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你理一理这其中的关系。”

赵庭认真答应下来,小声问他:“若是再有战争,孤可否跟着上战场?孤自小学武艺,骑射武功都不差。”

沈嘉哪里敢答应他,“这种事得问你皇叔,不过想必满朝文武与天下百姓都不会答应的。”怕赵庭心里不痛快,他解释说:“你的身份太精贵,若是你去了前线,将士们为了保护你只会分心,统帅为了顾及你也不敢放手一搏,你去了只会碍事。”

赵庭不服气地说:“我可以假装士兵入伍,不暴露身份。”

沈嘉还没开口,徐柏宴已经打击他:“殿下,那您怕是火不过三天。”

沈嘉大笑起来,“确实如此,战场九死一生,并非会因为你是太子而眷顾你,也不会因为你武艺比别人好一些就放过你,你该明白自己的身份,若是你写完策论后还有这种孤勇的想法,那只能说你不适合现在这个位置。”

徐柏宴吓得想捂住他的嘴,纵然他与皇上关系匪浅,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被别人听了去也是要生事端的。

沈嘉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带着他们进衙门,然后一坐就是一整天,直到外头传来嘈杂的声音,很快就有人跑进来通报:“各位大人,皇上驾到,快出去恭迎圣驾。”

一众官员急忙整理好衣帽大步跑出去,虽说内阁是最亲近皇上的衙门,但从来都是皇上召见,从未见皇上亲临,因此众人都很震惊。

但震惊后很快就想到了原由,这偌大的内阁能让皇上亲临的人物也只有一个了,沈大人果然是深受宠爱啊,或者说,这二位的感情真实太好了,便是他们对待家里的妻子也没这样的细心。

等一众官员跪在大门外,圣驾停在门口并未有动静,杜总管跑过来说:“各位大人请起,皇上微服出巡,不必迎接。”

众人依旧行了大礼后才起身,互相看了看,才战战兢兢地离开,离开前,他们看到杜总管对着沈大人恭敬地问:“大人,皇上问您可以下衙了吗?”

“走吧。”沈嘉在众人视线下上了御辇,然后四匹马齐齐动起来,很快就消失在衙门外。

众人捏了一把冷汗,回头见太子殿下孤零零地站在门口,像是被人抛弃的孩子,顿时心生同情。

徐柏宴走到他身旁,笑着问:“殿下怎么不跟着一起去?”

赵庭轻轻哼了一声,“皇叔会把我赶下来的。”

“哈哈,那两位的感情真好啊。”徐柏宴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然后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的弧度越来越大。

赵庭问他:“徐詹事不是也已定亲了吗?很快就有如花美眷,不必羡慕别人。”

徐柏宴摇摇头,“亲事没有定,下官还不想成亲。”

“咦?为何?”

徐柏宴轻声说:“因为心未定。”

“心未定吗?”赵庭想起嘴角的事情,笑了起来,“看来娶妻一事确实得由着心走,孤明白怎么做了。”

沈嘉在车上吃了几块点心,问赵璋:“怎么如此高调?这四匹马的御辇在街上得多招眼?”

赵璋替他抹去嘴角的碎屑,高兴地说:“朕就是要带着你招摇过市。”

今日朝会上的事已经传开了,长安城内到处都在议论新的首辅大人与皇上的那点事,当然不可能全是好听的话,赵璋这么明目张胆地邀请沈嘉共乘,也是要堵大众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