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立后大典(上)(第2/2页)

“别问我这个,我不想说,不过等她们回宫,微臣就不能在宫里留宿了,皇上最好也别来沈府。”

赵璋皱了皱眉,坐到他对面,沉声问:“你什么意思?她们在与不在有什么关系?朕难道还会护不住你?”

“皇上如今难道最要紧的不是解决蒲家的问题吗?太后娘娘回宫后必然是要训斥你的,您确定还有空儿女情长?”不是沈嘉小看赵璋,任何人在亲生母亲和正义面前都会不知道怎么抉择的,母亲再如何,那也是生养自己的人。

在这个档口,沈嘉可不敢赶上去凑热闹,否则他一定会成为太后和皇上争议的突破口,最可能发生的就是太后拿他和赵璋谈条件,他可不想成为他们母子争议的牺牲品。

沈嘉确实爱赵璋,对这段感情也很看重,但这不代表他的人生中只有爱情,如果太后要拿他开刀,以他的自尊心,肯定是不会继续和赵璋在一起的。

赵璋脸色有些难看,却也明白沈嘉所说的有道理,沈嘉不是个胡搅蛮缠的人,他理智沉稳,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老成和心机,如果连他都这么想,那说明事情确实有些难办。

“臣建议您,回宫后先把身边的人梳理一遍,太后当了几十年的后宫之主,后宫里真的有什么事能瞒过她的眼睛吗?我想,等她回来用不了多久就该知道我们的事情了,到时候……”沈嘉从来都知道,父母亲人才是同性恋最难迈过的坎,亲人与爱人该怎么选,这是哪怕过了一千年也很难解决的问题。

没有这个问题横在面前时,他觉得什么都好,和赵璋在一起的任何一刻都是开心满足的,但一遇到现实问题,就免不了有些气馁,他们真的能相守一生吗?

赵璋用力抱了他一下,语气有些狠戾,“你别想用任何借口离开朕,就算太后知道了又如何?她还能将我们的关系宣扬出去?她也没有权利处置前朝的官员!”

沈嘉听出他的决心,心里是甜蜜的,男朋友愿意为了他和家里人抗争,那至少说明他没看错人,至于结果,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小汤山离长安不近,一来一回少说要十天,接太后回宫阵势极大,光是打包行李恐怕就不是一天时间能做好的,所以禁卫军与锦衣卫一去好几天都没消息传来,也让朝廷上下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事关太后安危,满朝文武都不敢有丝毫侥幸心理,而且大家知道最近皇上心情沉重,平时别说干坏事,就连说话的声音都笑了,每天朝会上吵的不可开交的大臣们也收起了锋芒,变得好说话了许多。

沈嘉也发现了最近身边的大人们脾气都收敛了许多,连吏部李侍郎看到他都会对他点个头,说两句寒暄的话,这位莫名其妙对他抱有敌意的侍郎大人之前看到他不讽刺他几句就不错了。

他私下找曲翰林打听过,曲翰林告诉他:“之前因为蒲世子的事,我曾找过李侍郎,说了你调任的事情,那会儿我也没把握,所以没告诉你,只是觉得有必要先递个话,毕竟空缺也不是时时都有的,结果对方很上心,没多久就告诉我南边有个通判的空缺,虽然你资历尚浅,但如果有人引荐也不是补不了这个缺。

他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蒲世子已经死了,我觉得与其外放不如留在长安,而且彼时你是皇上看重的臣子,前途无量,因此就回绝了他,他大概觉得你反复无常不讲信用吧,你放心,这都是我的错,我这就找他说理去。”

沈嘉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他更没想到曲翰林对他的事情那么上心,竟然早就为自己奔走过了,如果他和李侍郎感情一般,那这个人情就算作废了,都是因为他的缘故,沈嘉心里有些歉意。

“既然是因为我的事情,那我与大人一同去见李侍郎吧,也与他说清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浪费了,李侍郎心里肯定不痛快的。”

沈嘉又问道:“不知李侍郎喜欢什么?”

既然是要去赔罪的,那肯定得带上礼物,曲翰林想了想,说:“李侍郎此人……爱财如命,但他还算是个好官,并非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你心里有数就好。”

沈嘉表示明白,爱财与贪财是不同的概念,李侍郎能得曲翰林看重,想必人品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心里已经想好要送什么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