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第2/5页)

冯二笔见此惨状,心中暗叹,语气稍稍温和了些。

“谁愿意出来,将前因后果都说给我听听?”

迟疑片刻后,便有人站出来,将事情原原本本交待清楚。

他们来自莱州的一个小镇,平日里从事的都是一些手工活计。

不过镇子小,没什么收入,庆州工厂红火后,他们听说到庆州工厂做工能赚钱,便决定结伴来庆州讨生活。

他们来庆州已有一年多,算是庆州的老工人了。

他们背井离乡,在庆州赚了钱,自然不忘补贴家里。

怎么补贴?

庆州和莱州离得比较远,他们在工厂做工,没有时间回家,只能托人捎回去。

但捎钱不是件小事。

尤其是一群人的钱,稍有不慎,就会被匪盗抢了去。

大家想来想去,只好咬牙凑钱请了镖师。

结果谁能料到,过了半个多月,都没等到那些镖师拿着回执过来找他们。

按理说,半个多月,足够镖师们来回跑很多趟了。

众人心里咯噔一下,忙跑去镖局问个清楚。

结果镖局的人说:“咱们镖局没接这个单,你们找错人了。”

一群人懵了。

怎么可能找错了呢?他们手上拿的明明是这个镖局盖印的存单啊!怎么不认账呢?

双方闹到了公堂上。

经过官府鉴定,这存单确实不是镖局的,而是伪造的。

他们是被诈骗团伙骗了。

一群人全都傻了。

被骗了?那钱怎么办?他们丢掉的钱可怎么办呀!

骗子骗了钱之后,早已钻入茫茫人海中,盛国这么大,根本找不回来。

钱没了,他们一家老小该怎么过活啊!

衙门也没办法,他们不可能抓得到人。

此案只能如此了结。

冯二笔听罢也觉得棘手。

这件事这要说起来,工人们无辜,镖局无辜,骗子才是罪魁祸首。

但骗子找不回来,工人只能自认倒霉。

可这么一大群人总不能不管。

他便出声安抚道:“大家先不要急,我先进去通报大人们,怎么样?”

“多谢大人!”

“谢谢大人!大人一定要为小民做主啊!”

冯二笔回了内堂,楼喻等人恰好也开完了会。

他事无巨细地汇报方才所闻,说完静待楼喻吩咐。

楼喻想了想,问众人:“诸位以为该如何?”

范玉笙道:“即便发布海捕文书,能捉到骗子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杨广怀亦颔首:“世事无常。”

工人们的确值得同情,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案子确实难办。

楼喻又问:“各位部长有无建议?”

身为财政部部长,楼荃对银钱相当在意。

她肃容道:“外地工人捎银两回乡,的确没有保障,很容易被骗被劫。若是建立一个机制,能够保证银钱的安全,工人们方能真正心安。”

工部部长方焕道:“以前除了行商,很少有老百姓背井离乡去外地讨生活,行商一般都会有固定合作的镖局,老百姓没什么经验,确实容易被骗。我同意楼部长的提议。”

其余人也皆附和。

眼前这件事管不了,但以后类似的事情可以预防。

楼喻淡淡问:“那么,衙外请愿的百姓该如何?”

众人一时犯了难。

管吧,总不能直接给他们钱吧?不管吧,他们确实很可怜。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追回骗子,讨回钱财。

可骗子无影无踪,该如何追捕?

楼喻沉思片刻,说:“既然提到保护机制,那诸位都回去想一想,该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机制。两天后写份报告交上来。”

“是!”

范玉笙问:“衙外的百姓该如何?”

楼喻吩咐道:“跟外头的工人说,总衙会妥善处理此事,让他们先回去等消息。还有,交待下去,让各个工厂的管事,劝告工人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寄钱回去。”

“是!”

众人退离内堂后,楼喻召来冯三墨,令暗部动用消息网搜寻骗子。

如果能找回来自然万事大吉,如果不能,楼喻只能另想他法。

经过数年发展,冯三墨所领暗部,已经遍布大盛各个州府。

伪造镖局标识骗取钱财的骗子团伙,在暗部庞大的消息网中,很快显露行迹。

尤其是这些人还胆大妄为地在庆州作案。

庆州可是八州的核心地带,为了保证楼喻的安全,冯三墨暗中布置了极为紧密的消息网。

在暗部的高效率下,诈骗团伙不到两天就被捉拿归案。

骗子还没来得及花费银两,是以,工人们基本都拿回了自己的钱。

他们纷纷跪在总衙外喜极而泣,对东安王的仁德和贤明赞叹不已。

可钱是追回来了,现在又该怎么寄回去呢?

一家老小都等着钱生活呢!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很难心安。